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 见习记者 曹嘉欣)8 月 16 日晚,由北京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晚近历史与 " 蝴蝶效应 " ——蔡登山新书《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分享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行。著名文史作家蔡登山携带新书做客古都,从与南京渊源颇深的曾国藩讲起,就晚清的一桩桩历史 " 罗生门 " 做了鲜活有趣的分享。
蔡登山被称为 " 文史界的福尔摩斯 ",沉迷于影像和现代文史资料三十多年,以发现新史料和文史考据著称。著有《声色晚清》《一生两世》《多少往事堪重数》等。2002 年起制作《大师身影》系列纪录片,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的传记影像,开探索作家心灵风气之先。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是蔡登山全新之作。面对海内外大量晚近以来的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作者在阅读梳理这些文史档案的基础上,掘发曾国藩、左宗棠、赛金花、康有为、端方、张謇、吕碧城、陆征祥等晚近以来大人物们鲜为人知的秘密,推理出被忽略、湮没的有意味的细节,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细节中的交情、交恶如何影响了历史长河的原始走向。蔡登山打捞起这些晚清名人的 " 记忆碎片 ",拼出晚清大变局的时代景象,讲述蝴蝶扇一扇翅膀,如何刮起历史事件的龙卷风。
真相虽然永远只有一个,但往往埋在故纸堆中。晚清尤其是一些名人的日记、书信,有些还是草书手稿,尚未完全整理,字迹难辨。有些藏在国外图书馆、博物馆以及被私人作为古董收藏。蔡登山是个非常喜欢在全世界搜集材料的人,他为了找到几封书信,一部日记,特地去一趟美国或法国,因为哪怕一张纸的新材料,都可能会改写一段历史,全书二十篇文章,有时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就要花四五个月。例如为了揭开戊戌变法 6 年之后,康有为暗杀慈禧始末,他找到花 500 万台币拍卖下相关信件的友人,请求对方扫描以供学术研究,这才有了书中的《康有为派梁铁君刺杀慈禧始末》一文。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大案牍术,在调阅大量案牍的情况下,推演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论断,可以说,蔡登山在写文章时使用的,就是大案牍术,他致力于在历史的材料中找到细枝末节,从而推出案情的走向以及最后的结论,并且给这个案件下一个判断,这个依靠大量材料数据所得出的判断,一定是最接近于真相的推断。蔡登山说,本书还探秘了晚清大变局中的大人物们真实的种种人生细节,推理出意味深长的结论,鲜为人知的秘密,表象背后的隐情。一念之间的信任与反目,情义与交恶,如何影响了历史长河的走向。
(出版社供图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