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峻)让常见病能在溧水区甚至卫生院得到解决。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溧水区卫生健康委获悉,区人民医院不仅与中大医院结成医联体,还让区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成立 " 医共体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水平,更好为附近居民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74 岁的殷奶奶,家住溧水白马段家桥,前两天手和脚有点肿。家人带着她来到距家仅 6 分钟车程的白马中心卫生院看病。诊断发现,殷奶奶心功能不太好,需要住院输液治疗。白马中心卫生院专家说,一般常见病,在这里就能解决。最重要的是,像殷奶奶这样的情况,住院报销比例可以达到 75% 以上。如果是去区人民医院,比例要低一下。通俗地说,患者省钱了,也方便了。
顾翔是骨科专家,也是溧水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他目前还有一个身份是白马中心卫生院院长。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区人民医院与 6 家卫生院成了 " 医共体 ",白马中心卫生院也在其中。白马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至新址后,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DR-X 光机、飞利浦彩色 B 超、全自动生化仪、富士胃肠镜、眼科显微镜等一应俱全,基本满足白马镇人民群众日常就医需求。
重要的是,成立医共体后,区人民医院的呼吸科、骨科等专家,也会定期在这里坐诊。" 附近有四千名儿童,考虑到儿童就医需求,我们还把儿科建立了起来,总共有三名医生负责。晚上急诊也开通了。" 顾翔说。目前,该院还开设了溧水分站白马急救点,完成了溧水行政区域东南方向的急救点布局,有了急救车的保障,让附近的居民更加安心。
不仅如此,溧水区人民医院还与中大医院 " 牵手 ",成立紧密型医联体。中大医院大外科主任、溧水分院院长嵇振岭教授说,已逐步探索出了 " 法人地位转移、管理结构重组、优质资源下沉、区域共同发展 " 医共体建设原则,初步打造了溧水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了 " 多模态 " 医共体新格局。目前溧水区人民医院已经升级为三级医院。2019 年上半年门急诊 538585 人次,较 2017 年同期增长 15.41%,出院 18188 人次,平均住院日 8.8 天,三、四级手术占比 53.90%,比 2017 年增长 8.40%。通过与中大医院的合作共建,与中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溧水的重大、疑难疾病患者也可以经过医联体的合作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让溧水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