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 文 / 摄)木材厂里不见锯末飞溅,纺织厂里不见工人 ……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制造业装上了 " 智慧引擎 " 正强势崛起,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沭阳县作为江苏省直管试点县之一,以改革创新精神闻名全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 " 沭阳速度 " 和 " 沭阳经验 "。近日," 壮丽 70 年,奋斗新时代 " 行进式采访活动走进沭阳,近距离感受其制造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强劲脉搏。
旋切成板拿专利,打响木材家居 " 智造 " 品牌
" 我们有个国家专利,原木能直接旋切成板,厚度能达到 10 毫米,这极大地减少了木材浪费。" 说到此项专利,返乡创业青年庞树贵格外自豪。他介绍说,以前的木材都是锯切,每块木片之间都会有 3 毫米的浪费,后来木材厂技术升级,普遍采用旋切技术,大多数厂子旋切出来的木材厚度约 1 毫米,而经庞树贵研究改进后的旋切机可直接旋切出厚度达 10 毫米的厚芯实木板,一次成型避免了多层板用胶压制,可直接用作家具板、地板、墙板等,此项专利技术让企业产值不断攀升。
△旋切机直接旋切出厚度达 10 毫米的厚芯实木板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由庞树贵投资建设的全国最大的模板生产企业——江苏金森源木业有限公司,进入生产厂房," 明星 " 设备厚芯旋切机正在忙碌地运转着。" 一根原木我们要先高温蒸煮 24 小时,改变其内部纤维结构,然后经过厚芯旋切机的工艺技术,一次旋切成 1.22 米 *2.44 米的标准板,随后把板子放到外面晾晒,再用烘干机烘干到零水分,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厚芯实木板在外晾晒
庞树贵说,5 年前,为了推动工艺技术的进步,他投资 4000 万元用于设备改造,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放弃,终于,此项技术于两年前逐渐成熟,他们厂生产的厚芯实木板因更环保、不变形、更耐用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市场。" 去年我们生产的模板、地板和家具板,总产值近 9 亿,今年产值增长了 30%-40%,效率提高了 10 倍左右。"
1984 年,桑墟镇老庄村诞生了全县第一家木材加工企业,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当地木材家居制造产业不断创新、技改、转型,如今该产业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主导产业,也成为了沭阳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 " 三增 " 富民产业。目前,全县共有木材家居制造企业 2000 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达 12 万余人。2018 年,木材家居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 197.1 亿元,同比增长 28.81%。
智能织袜,让 " 沭阳纺织 " 卖遍全球
从不同配色的棉线,到织成成品袜子,需要多久?在沭阳县达丽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织造车间,这里的进口智能织袜机给出的答案是:5 分钟。
△智能织袜机 5 分钟便可织完一只袜子
" 这 500 台智能织袜机,是 2018 年年初引进的,用它织一只袜子也就 5 分钟,利用这样的先进智能设备,产能和效益都提高了三分之一左右。" 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帮办人员孙毅介绍,引进的智能织袜机具有一次智能化针织成型的功能,使织袜口、织袜、缝头三个工序在一台袜机上连续完成,整个智能纺织工艺可实现全程电脑智能化控制,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从款式设计到产品一次成型,实现智能生产。
△智能织袜机正在 " 开足马力 " 工作
技术引进来,下一步就是产品走出去。孙毅说,智能织袜机生产出来的袜子全部用于出口,机器每天 " 开足马力 " 工作,产品已供不应求。像达丽智能纺织通过 " 智能制造 " 战略成功转型的企业,在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还有很多家,大家依靠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创新和企业发展,使得 " 沭阳纺织 " 卖向全球。
据了解,在目前纺织产业同质化竞争剧烈的情况下,沭阳选择精准突破,将产业再次细分。2016 年 3 月,沭阳创造性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智能针织园区,园区按照 " 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 " 的发展定位,以智能针织袜品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针织内衣、服装等针织品。目前,园区 24.5 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用房全部投入使用,已有 9 家纺织企业入驻,全部投产达效。
作为沭阳县的重点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覆纱、智能针织和特色家纺三大特色鲜明板块,已有纺织服装企业 830 多家,提供就业岗位 8 万多人。2018 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开票销售 118.46 亿元、同比增长 42.62%。
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服务民生
沭阳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第二产业发展,实现三个产业叠加发展,为沭阳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沭阳县通过制造业龙头带领、配套引领,依托现有乡镇工业集中区、软件产业园和各类孵化基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共有 5236 人返乡创办用工 10 人以上、投资规模超过 50 万元的工业企业,制造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42.6 万多个,通过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间接提供就业岗位 16 万多个。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发展理念的渗透与执行,使得沭阳制造业服务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
(编辑 苏湘洋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