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19
医师节,听听江苏援外医生的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艳萍 记者 任红娟)手术中突然停电,所有队员一起用应急灯手电筒照亮手术间;没有呼吸机,自制简易 CPAP 装置也要把早产的宝宝留下 ……8 月 19 日是中国医师节,有一群医生,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日前,现代快报记者连线了江苏第 29 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几位队员,他们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 2019 中国医师节,听他们讲讲医疗援外的那些事。

手术中停电,举着应急灯完成手术

袁同洲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也是此次江苏第 29 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他和其它八名来自南医大二附院的队员共同驻扎在奔巴岛。袁同洲告诉记者,他们 7 月初到达奔巴岛,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最大的困难是手术时经常面临停电停水、没有氧气、手术床故障、缺少最基本的药物等等,而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从来没想过要退缩,而是因地制宜想办法,更努力地关注病人。病人病情有变化,随时去看,病人病情平稳,定时去看。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弛记得,到达奔巴岛的第三天,他接诊了一位结肠套叠的病人,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 呼吸机停摆,没有应急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袁同洲队长带着全体队员举着两个应急灯和一个电筒进行紧急照明,张弛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燕在手术台上,还有七位队员在台下轮流负责照明," 在昏暗的应急灯下,在麻醉医师张擎的手球囊通气过程中完成手术 ",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张弛说,这一刻,他特别感谢自己背后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团队。

没有呼吸机,自制简易装置抢救儿童

在儿科,同样面临缺医少药的境况,儿科医师丁玲说," 最基本的药都没有,脱水、重症营养不良的孩子很多 ",而其它的医疗设备," 儿科病房只有一台暖箱和一台制氧机,暖箱还是坏的,温度只能往上调,不能往下调,温度太高时我们只能把门打开。耗材也很少,吸氧管、吸痰管、胃管、肛管都没有 ",这一切给临床造成非常大的困难。

丁玲印象最深的一台手术是抢救一位早产儿,孩子的妈妈因为子宫大出血,切除了子宫,而孩子因为早产情况非常危急,在桑给巴尔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很低。但这是一个特殊的妈妈," 她已经失去子宫,如果孩子再没了,那么她可能无法再次成为妈妈 "。那一刻,丁玲决定要尽最大努力去救孩子,没有呼吸机,她制造了简易的 CPAP 装置(持续气道正压装置),最终孩子活了下来,并健康出院。

年轻的妈妈抱着这个孩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而丁玲则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

紧急医疗援助破解 " 怪病 "

今年 7 月 26 日,医疗队接到紧急医疗援助任务,称奔巴岛的中北部地区出现一种 " 恐怖的疾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孩子们由于皮肤改变、眼部改变,粘膜改变,面容变得非常恐怖,2019 年已有七名儿童因此失去生命,该病因此在当地居民中引起恐慌情绪。

接到任务后,援外队员连夜进行文献资料查询,同时与国内专家取得联系,咨询并进行探讨,以期对疾病有更深的了解。第二天,当地下起倾盆大雨,加之山路曲折,但队员们依旧克服困难前往疾病发生地,到了当地,立即与居民交流了解病史,进行一系列体格检查 …… 经过全面评估,基本确认这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着色性干皮病,患儿父母通常为近亲结婚。这次紧急医疗援助,解除了当地居民恐慌。

病人总说 " 中国医生,我们相信你 "

在奔巴岛工作一个多月,王燕的最大感受是:" 当地居民对中国医生的信任,让她和队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更加冷静、更加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

王燕曾接诊一名急诊孕妇,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量特别多,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意识,血压一度测不出,手术过程中仍然出血不止。当地医生建议切除子宫,但王燕想的是,这位患者才 24 岁,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其保住了子宫。第二天当产妇握住王燕的手表示感谢时,王燕说,这一刻她真的很开心。

张驰则表示,在院外院内遇到当地老百姓,他们都会很热情地与自己和队员打招呼,张驰所在的 abdulla mzee 医院,在奔巴岛地处偏远,但当地的老百姓都愿意过来看病,他们说因为这里有中国医师,当地的医生也愿意到这里工作,同样因为这里有中国医师,可以学到更多东西。这种高度的认同,是中国医疗队几十年无怨无悔为当地服务所换来的。

(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