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防控能力,优化税收征管职能,福田区税务局在前期小范围试点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的基础上,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实施税收管理 " 黑白灰 " 名单,并对不同名单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采取针对性管理和差异化服务。
从今年 3 月起,福田区税务局优化办税 " 白名单 " 制度,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 白名单 " 覆盖范围,将符合标准企业共计 5033 户纳税人分批纳入其中。实施白名单制度后,发票类文书审批综合提速超过 60%,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纳税人等待时间。同时通过负面清单、日常风险反馈及定期跟踪分析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减轻企业的办税负担和前台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该局还运用 "4+2" 维度指标模型和风险评分体系,探索建立纳税人灰名单。通过基础信息、企业类型、发票情况、税款信息 4 个基础类数据维度,构建出涉税风险指标、异常变动情况 2 个综合判断维度,基于 " 四因素论 "(风险性质、风险缓急程度、税款流失发生概率、税款流失规模)设置风险评分,综合判断划分为低、中、高 3 个风险等级,对低风险纳税人 " 不打扰 ",对中风险纳税人 " 治未病 ",对高风险纳税人 " 对症下药 "。
此外,还将重点监控黑名单纳税人。结合现有重点监控纳税人库规则设定黑名单标准,采取特定后续管理措施,可根据需要实施业务阻断,暂停办理票种核定和发票领用业务。纳税人被纳入黑名单的原因消失后,按灰名单分类标准重新确认其风险等级,并纳入相应管理。另一方面,结合区局查管互动工作办法,及时移交案源线索,确保打击虚开发票措施落实到位。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