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 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 植入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成功实施。8 月 20 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康复,患者王先生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他带着 " 人工心脏 " 顺利出院。这标志着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成功掌握了 " 人工心脏 " 植入术这一世界性高难度手术,填补了华南地区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
36 岁的王先生是湖北武汉人,4 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2 年前症状较前加重,发作次数增加。今年 5 月 18 日,患者于外院就医,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二尖瓣返流,左心室显著增大(113mm),心脏收缩功能严重下降。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王先生的病情已不能通过单纯瓣膜置换缓解,也没有医院肯为他做换瓣手术。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抱着一线希望,他来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深圳阜外和北京阜外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对王先生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王先生心脏显著扩大,心功能受损严重,只有在换瓣的同时给予左心室机械辅助方能保障患者安全。此外,患者年轻,心室扩大病变远期或可逆转,植入人工心脏可减轻自身心脏负荷,为患者争取左心室功能恢复的机会。如果在人工心脏辅助下,患者左室逐步缩小,功能恢复,则可撤除人工心脏,避免心脏移植。王先生和家属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又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
7 月 10 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盛寿带领北京阜外和深圳阜外的治疗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 " 主动脉瓣置换术 +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这是为华南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患者术后 1 天成功撤除呼吸机,术后 2 天,他已可坐起进食。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快转回普通病房,已可携带人工心脏下床自由活动。8 月 20 日,他携带人工心脏顺利出院。"
据了解,人工心脏也称心室辅助装置,是国际指南推荐的心衰标准化治疗方式之一,主要用于晚期、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左室辅助装置,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厚度只有 26 毫米,直径 50 毫米,重量不到 180 克。其临床应用不仅填补了华南地区人工心脏应用领域的空白,更为广大晚期心衰患者重获新生带来新的希望。
▲患者带着 " 人工心脏 " 顺利出院。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