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8-22
从低收入户到年入50万:现代农业产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国庆 文 / 摄)" 去年一年我挣了 50 万,买了面包车,厢式货车,还买了两台打农药的无人机。" 前不久,站在自家 60 多亩的藕虾共作水塘边,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乡村民刘佩华开心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江苏多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引领带动当地村庄和农民走出了一条条富有特色的脱贫致富路。

△藕虾共作

藕虾共作,他一年挣了 50 万元

几年前,刘佩华还是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乡瓦庙居委会的低收入户。刘佩华今年 55 岁,几年前,他的两个孩子上学,老婆身体不好,全靠自己在外打工维持一家生计。" 在外面打工,一年挣个两三万块,哪里够开销。" 刘佩华说。

2016 年,当地开始实施土地流转,村民们的土地以 800 多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给藕虾共作基地。藕虾共作基地负责人朱守兵介绍,基地面积近 3000 亩,里面同时种植莲藕、养殖龙虾,龙虾和莲藕混养相辅相成,生态环保,产出效益高。当地乡政府还在基地建设有培训基地,培训附近贫困户藕虾共作技术,对于掌握一定技术,并且有创业激情的贫困户,基地免费提供藕苗,还可以赊龙虾苗。

也就在 2016 年,低收入户刘佩华看准时机,自己流转了 60 多亩土地,搞起了自己的藕虾共作。第一年,他就收入 20 多万元,还清了欠账,成功脱贫。去年一年,刘佩华挣了 50 万。拿出挣到的钱,刘佩华又购买了面包车和厢式货车,同时还买了两台植保无人机。

与藕虾基地一路之隔的是瓦庙居委会的集中居住点,200 多户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边上还有一个小公园供村民们平日里休闲,有如城里漂亮的别墅小区。" 以前我们这边也有种植莲藕的,但都是小打小闹,赚不到钱,现在成规模了,一到时候,藕贩子、虾贩子都会主动到我们这边来。" 刘佩华说,有了销路,什么生意都好做了,在藕虾共作产业的带动下,村民们都跟着一起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54 岁的张绍祥几年前同样是低收入户。没有文化的他多年来只能在外打零工,前几年,他的老伴因病去世,欠下了一屁股外债。随着年纪增长,张绍祥靠打工维持生活也愈发拮据。两年前,张绍祥在家附近的藕虾共作基地打工,一个月工资 2000 元出头。他家里 2 亩多地流转给了藕虾共作基地也有一笔收入,加上镇里的扶持,年底能实现脱贫。

△蓝莓基地

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昔日 " 荒山坡 " 变 " 花果山 "

产业扶贫,在江苏全省扶贫领域,已然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之一,对当地居民来说,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连云港赣榆区黑林镇采访,车辆在蜿蜒的盘山路上行驶,满眼绿色扑面而来,两侧的蓝莓、猕猴桃、大红桃种植基地一望无际。

在该镇富林村的江苏沃田蓝莓基地,记者看到,满山遍野都是翠绿的蓝莓树,基地中间,200 多个蓝莓钢构大棚从山坡上顺势排开,气势恢宏。富林村党总支书记陈学达说,富林村虽叫 " 富林 ",但过去却是 " 负林 ",穷得叮当响,村上负债几十万,村上的荒山地是 " 望天收 ",10 多元一亩都没人包。以前上级扶贫,又送种苗又送羊,由于缺少技术、不懂市场、没有规模,特色产业始终停留在盆景上,成不了风景。转机出现在黑林镇引进的第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江苏沃田。村民土地流转到江苏沃田种植蓝莓,每亩流转费用 800 多元。土地流转出去,村里劳动力得到解放,年轻的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在基地打工一年也有 1 万多块的工资。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一年收入 60 多万元,还建了 1000 亩大红桃基地。

沃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朋介绍,蓝莓基地面积 7000 多亩,还建设有食品加工车间,每年给当地贡献的土地流转、村民务工等收入超过数千万元。以每年蓝莓采摘为例,每年采摘 800 万斤,按 1 元每斤的采摘费用算,当地村民就可以获得 800 万元收入。" 以前这里的农户找不到工作,现在都是我们公司去山东那边招农户过来务工。" 李俊朋笑着说,公司自身在当地也获得壮大发展,是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蓝莓全产业链、新三板上市公司。

由于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黑林镇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乡镇。从昔日的荒山坡,发展为 " 花果山 ",黑林镇华丽转身的 " 秘码 " 是什么?

黑林镇党委书记马秀云介绍,江苏沃田的成功落户让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视野大开,原来黑林镇地处的北纬 35 度是世界公认的最佳水果产业带。

为把荒山变 " 金山 ",黑林镇吸取以前发展的教训,开始大力招引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增加招商筹码,黑林镇整合各类扶贫项目,6 年来投入超 6 亿元对土地综合改造,通电、修路、大面积安装滴灌设施,建成全省最大的节水灌溉示范区。截止目前,全镇种植特色水果 3 万余亩,已形成猕猴桃、蓝莓、红桃等多个产业园。2018 年,黑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13861 元,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蝴蝶兰基地

政府引导,脱贫致富硕果累累

近日,记者来到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蝴蝶兰创业就业扶贫基地(以下简称蝴蝶兰基地)采访。室外骄阳似火,蝴蝶兰基地内的智能温室却是凉爽如春。蝴蝶兰基地经理陈睿骏介绍,温室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偌大的一个大棚,只要一两名工作人员。

蝴蝶兰基地由一家公司投资兴办,计划总投资 4000 万美元,打造千亩花卉创业园。目前,一期已建成 10368 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引进蝴蝶兰、狐狸尾兰等幼苗 10 万余株。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尹红飞介绍,在招引之初,园区就与蝴蝶兰基地方面签订协议,要求其吸纳本地大专以上青年,学习蝴蝶兰等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完成,再将新建的智能温室租给学员经营管理,带动当地青年就业创业。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需要规模化,还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资金。产业扶贫,不搞行政推动,用市场手段推进,这是地方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而在这背后,殊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

△泗洪县曹庙乡瓦庙居委会集中居住点

江苏省扶贫办相关人士介绍,2015 年底,随着农村人均年收入 4000 元以下的 411 万低收入人口整体脱贫,江苏省宣告 " 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 ",扶贫工作进入 " 减轻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 新的阶段。2015 年底以来,全省扶贫领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高质量减贫和缓解相对贫困 " 两眼紧盯 "、开发式扶贫和制度机制创新 " 两手齐抓 ",积极为全国减贫事业探路,探索形成了一批缓解相对贫困的经验成果。产业引领等脱贫致富八项行动推进有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发力,大扶贫格局不断健全。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