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德 李路 记者 徐红艳) 8 月 20 日和 21 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 2018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审议 2018 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有资产监督职责,首次审议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同时,这也标志着南京的国资 " 家底 " 全面纳入人大监督范围。
△朱占立 摄
首次为人大监督国资 " 家底 " 立规矩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是全体人民共同的 " 财富 "。一段时间来,虽然国有资产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但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底数不清、管理不透明、资产人为流失、效益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
2018 年 12 月,根据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市委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这是首次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意见》要求市政府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 在每届市人大常委会任期内,届末年份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综合报告并口头报告;其他年份在提交书面综合报告的同时就 1 个专项情况进行口头报告。" 市人大财经委负责人说。
根据工作安排,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为提高审议工作质量,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会同市财政局,深入全市及各区(园区)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 20 余场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常委会审议时参阅。
△朱占立 摄
南京国有资产 " 家底清晰,但增值不够 "
国有资产包括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文化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8 月 20 日上午,市财政局局长黄玉银分别以书面、口头两种形式报告了南京市 2018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 2018 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2018 年末,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21,048 亿元,负债总额 14,132 亿元,净资产总额 6,916 亿元,资产负债率 67.1%; 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1,317 亿元,利润总额 131 亿元,上缴税费 74 亿元。"
"2018 年末,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 3,073.07 亿元,负债总额 1,553.47 亿元,净资产总额 1,519.60 亿元。"
8 月 21 日上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对两个报告进行了审议。两个报告在报告范围、报告内容上基本符合意见要求,体现了 " 全口径、全覆盖 " 的要求,比较全面地报告了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归纳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下一步思路。
审议中,委员们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孙强委员指出,国有资产 " 保值增值、发挥效益 " 不够,整改措施整体不错,如能够更细化些,效果会更好。他建议,进一步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作用,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 要加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和考核力度, 通过这一指挥棒确立鲜明导向,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推动国有资产做强做大、高质量发展。" 王文梅委员建议。
" 存在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房屋资产闲置,需要在下一步整改中重点落实。" 王建华委员说。
市财政局负责人现场听取和记录了委员们的审议意见,并就相关问题现场答复。
审议意见由政府办理,4 个月回复落实情况
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是提升人大监督刚性的 " 关键一招 "。"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审议意见汇总整理,送市政府研究处理。" 市人大财经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看到,
审议报告后,市政府应将审议意见分解细化到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和整改,健全问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这位负责人说,市政府将在本次常委会召开后 4 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研究处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