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热情推荐低风险高收益投资项目,居住在深圳光明的秦女士深信不疑欲转账投资。民警登门劝阻,却被秦女士怀疑并拒之门外。所幸民警不厌其烦反复劝解,最终赢得秦女士信任,让她避免了经济损失。
2019 年 8 月 13 日 15 时许,光明公安分局光明派出所接深圳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的警情推送:居住在光明白花的秦女士可能正遭受电信诈骗。接报后,光明所民警麦广清立即驱车赶往秦女士住处登门劝阻。
▲秦女士最终将 " 好友 " 删除。
根据反诈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市民秦女士已和电信诈骗分子保持联系长达数日。根据以往的经验,秦女士极有可能已经深信骗子的谎言。果不其然,麦广清见到秦女士并表明来意后,秦女士竟拒绝配合,甚至隐瞒了自己与诈骗分子联系的事实,言语中充满了对民警的抵触。
为了揭穿骗子的 " 圈套 ",避免秦女士经济损失,麦广清立即当场向秦女士普及了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利用真实的典型案例,向秦女士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和应对方法。最终,经过民警的详细分析和耐心劝解,秦女士恍然大悟,在民警的见证下删除了 " 知心好友 " 的联系方式,并主动向民警描述了整个事情的过程。
原来,秦女士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投资信息,想着能挣快钱,秦女士便添加了信息中联系人的微信,向对方咨询投资事宜。之后,秦女士每天除了收到对方推荐的各种网络投资项目外,还收到了对方的问候和关心。在连续几天的闲聊后,两人便发展成了 " 好友 "。" 好友 " 不断推荐各种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每次算下来的利益都让秦女士十分心动。加上 " 好友 " 分析得头头是道,秦女士便信以为真,最后在 " 好友 " 的 " 建议 " 下决定参与投资。因为自己是瞒着家里进行 " 投资 ",秦女士怕被家人知道后被责骂,这才对主动登门劝阻自己投资的民警隐瞒了事实。
临走前,民警麦广清再次叮嘱秦女士切莫再联系骗子,同时嘱咐家属监督好秦女士,有需要可及时与派出所联系。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以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当事人被骗钱财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成为 " 诈骗之王 "。光明警方提醒市民:网上交友需谨慎,不要轻信网上的一些 " 低投入、高回报 " 的虚假信息,不要在非正规的网站进行投资,一旦被骗,及时报警。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通讯员 胡泽瑜 温小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