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罗湖区东湖街道的创文攻坚和环境提升动作频频,8 月 22 日,联合多部门,出动工作人员 110 余人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9 家屡劝不改的非法养殖点进行强制清理。8 月 23 日,200 余 " 红马甲 " 闪耀在大望、梧桐山社区和布心社区,进行城中村大清扫活动。
联合整治非法养殖 绘就绿水青山 " 东湖画卷 "
近日,罗湖区东湖街道在开展 " 行走社区 " 创文巡查发现,在深圳水库上游盟海农场、新田菜地以及个别山林偏僻区域等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存在多处非法养殖现象,容易对生态环境、水源安全造成威胁。
为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保护生态,东湖街道办事处联合市水源办、市生态环境局罗湖局、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市监东湖所、粤港供水公司等单位成立联合行动组,对水源保护区内非法养殖进行全面清理整治。
在行动前,市水源办、东湖街道办等部门已组织相关单位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工作流程、职权职责、行动时间等进行讨论,议定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生态环境局罗湖局、东湖街道等部门对照问题清单再排查再摸底,建立问题台账,开具法律文书,要求非法养殖点责令整改,限期清理。同时相关部门还施行动态巡控,对其余区域进行了排查,对发现问题一并纳入整治范围。
8 月 22 日上午,非法养殖大整治行动正式开展,此次行动出动 110 余人,执法车辆 20 辆及一批其他拆除设备,采取集中打击、逐个击破的方式,对 9 家屡劝不改的非法养殖点进行强制清理,累计收缴包括鸡、鸭、白鸽等家禽 160 只。
据悉,此次行动开始前经过制发法律文书以及法律宣传,已有 13 个非法养殖点自行清理了非法养殖的家禽 300 余只。由于前期部署周密,做到提前告知、执法文书送达到位,现场部署得当,联合行动得以平稳开展。
为巩固整治成效,防止非法种植回潮,东湖街道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加大巡查监管力度,派出执法人员对水源保护区内的问题点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管,进行严防严控。同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常态化执法,形成整治非法养殖的高压态势。
" 红马甲如潮 " 共清扫 " 巷道净无尘 " 聚民力
8 月 23 日下午,东湖街道组织街道、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环卫工人 200 余人,赶到大望、梧桐山社区和布心社区,参加城中村大清扫活动。
印有 " 东湖义工 " 的 " 红马甲 " 们顶着南粤的烈日、冒着时而的阵雨,兵分六路,分赴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处,分工合作,有的扫地,有的捡垃圾,还有的进行创文宣传,他们到最难、最脏、最臭的地方,重点对 " 六乱 "" 卫生死角 "、污垢路面和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清理。
当日下午,放眼望去 " 红马甲 " 遍布两个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还街区巷道以整洁,还居民群众以秩序。
大望、梧桐山社区是东湖街道典型的城中村,近一年多时间正在开展城中村综合整治,路面开挖、外立面改造等工程尚未完工,尘土飞扬,施工脚手架比比皆是,村内小商户众多,占道经营、杂物堆放乱堆放等现象突出,保洁工作任务繁重,这给创文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也成为了街道提升环境品质的 " 难点 " 和居民密切关注的 " 焦点 "。
因此,当天的清扫活动中,附近居民纷纷响应,一起投入到了创文整改提升的队伍之中,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民四级共创的良好局面,仅一个下午,就清理共享单车 182 辆,超线经营 8 宗,清理乱堆放 16 宗,清理横幅广告 6 宗、乱涂乱画 15 处 , 清理各类垃圾 6 车次,共同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 六连冠 " 做出了东湖贡献。
据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为提升街区环境卫生品质,东湖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 " 指挥棒 ",制定了《东湖街道全面提升城中村环境卫生行动方案》《东湖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叉检查工作方案》,接下来,该街道将发动居民、义工等,持续不断行动,围绕市环卫指数测评标准和创建无死角的要求,以 " 绣花功夫 ",加强对城中村的环境卫生等薄弱环节,进行全面大清扫、大整治,实施精细化管理,齐心绣织东湖 " 美丽画卷 "。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吴奋生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