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出门上班,可以乘地铁、搭公交、骑共享单车,还可以开车,甚至可以打高铁;从苏州吴江坐公交可直达上海市区,仅需 5 块钱;农村公路连接美丽乡村,不仅成了村民致富路,还成就了条条风景线 ……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 " 壮丽 70 年 • 奋斗新时代 " 交通主题采访时发现,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江苏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改写了江苏人的时空距离,也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多种交通方式,让人更 " 聪明 " 地出行
在南京新街口附近上班的袁梦佳,每次出门前,都习惯先瞄一眼手机上的实时公交软件。如果 1 路车超过 5 分钟以上才能到站,她就会推迟一下再出门,寒冬酷暑不用再苦等。如果赶时间,地铁就成了她的第一选择。从新模范马路站过来,到新街口站不足 10 分钟,出站再步行一段,20 分钟她就能搞定上班路。
无论在南京还是在苏州,公共交通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
" 在苏州中心城区早晚高峰,道路平均车速是 18.8 公里每小时,公交车的平均车速超过 20 公里。"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苏州公交都市的打造。当前,苏州中心城区有 152 公里公交专用道,都是 24 小时启用的。在古城区道路资源较为紧张的前提下,他们积极探索路口优先、信号优先、单行道优先、" 公交蓄水池 " 等灵活的路权优先形式,有效实现了道路资源的优化利用,古城区主干道公交专用道实现了 100% 全覆盖。
同样是上班族,家住丹阳、在镇江上班的谢玮完全不需要考虑市内拥堵问题。每天早晨,他和众多年轻人一起,骑共享单车赶到家附近的丹阳高铁站,然后坐高铁到镇江,开启一天的双城生活。从 7 点到 9 点,这样的车他有 7 班可以选择。"12306 网站购票,凭身份证人脸识别进站,12 分钟就能跑将近 40 公里路,只要 9.5 元,比开车划算太多了!"
坐公交就能跨省游,省钱又便捷
50 多岁的安徽人李素芹原本在上海打工,几年前,工厂搬迁到了苏州吴江。以往,她想和在上海工作的家人团聚,要么先去客运站花 20 多元坐大巴到上海的汽车站,倒来倒去要花大半天,要么就得喊儿子提前开车来接。
今年年初,吴江黎里开通了对接上海地铁站的 7618 次公交车,李素芹每次只要花 5 元钱,坐 50 分钟公交就能直达上海东方绿舟地铁站,然后换乘 17 号线回家。儿子、孙子也经常乘公交来看她," 跨省公交又便宜又方便!"
吴江区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客运科科长刘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吴江与上海毗邻,人员往来频繁。7218 次公交开通后,每天早上都有许多游客从上海到吴江黎里来玩,傍晚再坐车回去,每个月平均客流超过 2 万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三角地区交往日趋密切,长三角毗邻城镇接壤区域已形成了 " 同城化 " 的雏形。目前,江苏通过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和公共交通延伸,相继开通了 39 条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运营客运班线,其中苏沪对接 13 条、沪浙对接 7 条、苏皖对接 13 条、苏浙对接 6 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今年,三省一市还将倾注更多力量打造便捷的跨省公共交通。
四好农路建成致富路,变身风景线
公路通、百业兴。曾经,农村落后的交通条件和城里市民享受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对比鲜明。如今,常州溧阳的 "1 号彩虹公路 ",刷爆了江苏人的朋友圈;南京江宁弯曲盘旋的 " 小川藏线 ",让人流连忘返;金坛的 " 绿野仙踪 ",用最美的诗意征服了全国网友 ……
农村公路的建设,让村民和农产品走出去,也让一批批游客走进来。常州金坛区黄金村村民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农路不通,一只小猪仔要比外面少卖 20 多元,现在,村里种的有机大米,卖到了全国各地。在南京高淳,永仙路修好了,小汽车、大卡车能开进来了,螃蟹死亡率降低了,销售渠道也拓宽了,村民家家户户都开起了小轿车。
在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的 117 个 " 四好农村路 " 全国示范县名单中,丹阳市、海门市、泰兴市、溧阳市、徐州市贾汪区、南京市江宁区均榜上有名。江苏成为拥有全国 " 四好农村路 " 示范县最多的省份之一。计划到 2019 年底,江苏所有涉农县(市、区)完成 " 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 " 打造,建成一批具有江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乡村 " 美丽公路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949 年,江苏公路密度仅有 2.7 公里 / 百平方公里,且大多是土路面。1979 年,江苏公路仅有 1.9 万公里,其中近 1/3 路段达不到四级路标准。而今,经过多年的奋进发展,江苏道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总里程达到了 15.9 万公里,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三大路网协调发展格局已率先形成,实现了 10 万人口节点 30 分钟上高速、相邻县通一级公路、县到乡镇通二级公路、乡镇到行政村通三级公路的目标。路畅了、路美了,江苏人的生活也如同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一般,越来越称心。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