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上午,深圳市救助站管理站大院里一片激动人心的团聚场面:8 位流浪走失人员在救助站的多方帮助下寻亲成功,和家人团聚。亲人相见的那一刻,女儿拉住父亲的手泪流满面,母亲盯着走失 10 年的儿子目不转睛。据悉,自今年 1-7 月,市救助站共成功帮助 262 名滞留深圳市的流浪乞讨人员与亲人团聚,他们中与亲人离别时间最长的达 22 年,重逢时年龄最大的 88 岁、年龄最小的才 3 岁,市救助管理站的大院里一次次上演失散亲人相拥而泣的感人画面。
28 日上午 10 时,市救助站的院子里,来接亲人的 8 位市民在掌声中走上台,接着,在护工们的照顾下 8 位滞留人员走上了台,一一对应地站在了亲人们旁边。一瞬间,一双手激动地握住另一双手,坚实的胳膊搂住了亲人脆弱的臂膀,父亲拥抱了失散多年的女儿,母亲与儿子相认。在歌声中,人们献上了鲜花和月饼,祝福 8 个家庭在中秋节前幸福团聚,永不分离。
▲救助站工作人员、志愿者和 8 个寻亲成功家庭合影。
家属代表梁先生发表了充满感情的发言,这位广西梧州的小伙子说:" 当知道爸爸在深圳市救助站时,我心里多年来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终于找到爸爸了!人生在世,叫一声爸爸能有人回答比什么都好。感激深圳市救助站对爸爸的悉心照顾,感恩‘让爱回家’志愿者们为我们找到失散的亲人,感激所有的好心人的帮助,我们终于一家团圆了。"
来自江西吉水的罗先生拉着女儿的手不放开,他说:" 当时小梅才 15 岁,她从小脑子就有点问题,一不注意就找不到了。6 年了,多么担心她在外面遇到坏人、担心她四处流浪吃不饱饭,现在看到她好好地在救助站里,能够带着她回去见家里人,真是太感谢了。" 小梅虽然在救助站待了五六年,一见到爸爸就认出来了,她羞怯地说:" 能回家真好!我要看弟弟。"
▲亲人相聚。
救助站的护工拉着家属们的手仔细地交代要注意的生活照料、医疗回访等事情。一位护工擦着眼泪说:" 相处多年都产生感情了,但看到他们回到家人身边,这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希望他们永远在亲人们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
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党委书记、副站长潘争艳介绍说,深圳是全国流浪救助任务最繁重的城市之一,年流浪救助总量在 1.98 万人次左右,市救助站日均有几百人长期滞留各个站内。深圳市救助站长期为城市生活无着者提供全天候、零门槛、开放式救助服务,担当着 " 托底线、救急难 " 的社会责任。
2019 年 4 月以来,深圳市救助管理站新班子到位,成立了寻亲工作专责小组,积极发挥社工、网络寻亲志愿者力量,利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使寻亲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 让一批流浪人员在中秋节到来之前成功与家人团聚。潘争艳说:" 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城市流浪人群,更多人加入到助力寻亲的队伍中来,让流浪的人早日回到温暖的家。"
深圳晚报记者 徐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