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讲师义务宣讲食品安全知识,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日前,罗湖区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普计划食品安全志愿讲师培训开班,来自全市多领域的 112 名志愿者参加培训,接受为期 2 天半时间的食安课程指导。8 月 28 日至 29 日,培训组织现场考核,志愿讲师现场随机抽取课程知识点进行讲解,专家评委现场根据学员讲课情况进行提问、点评并打分。据悉,培训考核达 80 分(满分 100 分)的学员将在新学期走进学校义务宣讲食品安全知识。
课程内容涉及食安、营养、授课等方面
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普计划主导单位罗湖区食药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旨在提升学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及授课技巧,今年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知识信息、食品营养知识、课堂授课技巧、科普公开课形式等方面。
据悉,课程涉及的食安知识点,皆是围绕青少年儿童日常常见的生活场景设置,囊括了 " 家庭就餐、校园用餐、校外零食、商超购物、外出就餐 " 五大方面。而在课程形式上,此次培训,也更注重提升志愿讲师的授课技巧,如何提升学生注意力、如何最大程度向学生传递知识点、如何增强课堂互动效果等内容皆在培训课程中体现。
" 门外汉 " 蜕变成业余 " 食安专家 "
参加此次食安志愿讲师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领域,大部分皆为学校教师、家长代表及街道快检室快检人员。凭着对食品安全科普的热情,这群 " 门外汉 " 硬逼着自己成了业余 " 食安专家 "。
陈马东是新秀小学的一名学生家长,在培训考核上,他带来了自己的小伙伴——布偶手套 " 小马 ",将食品安全知识融入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掌握着色剂、调味剂、膨松剂、防腐剂的类型与辨别方法,寓教于乐传递食品安全知识,赢得了专家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授课技巧较为熟悉,但食品安全课程的授课,也让不少教师 " 涨知识 "。东晓小学教师杨洋介绍,自己平时就十分注重食品安全信息,在购物消费的时候也会留意食材营养成分等信息,平时也会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向学生灌输食品安全意识。培训当天,她讲解了食品添加剂的知识点,语言组织连贯、逻辑清晰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
黄贝街道食品安全快检室快检员成树芬则以游戏引入课堂,现场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食安小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培训考核围绕多维度开展
考核形式方面,评委根据课件随机抽取课件的某个知识点让学员进行试讲,专家评审现场提问、点评并打分。每名学员试讲时间为 5 分钟,包括 " 自我介绍 + 所抽章节试讲 "。考核内容则包括出勤率、授课技巧、个人形象等,准备充分、技巧成熟、应变能力强、知识点突出、着装得体学员将获更高分数。
考核评委包括食品安全业内人士、心理学课程导师、资深一线社工三名专家,分别从不同维度对学员进行考核。
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原副主任、生态学博士、高级农艺师王多加是考核评委之一,在听取了学员们的课程试讲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认为,学员的综合素质总体较高,热情、投入,食安知识掌握到位,课程讲解得也较好。课程涉及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很有科普的必要性。
同时,作为深圳市政协委员,王多加也对科普计划的形式给予了好评。她提到,科普计划系统性、多维度提升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水平值得肯定,通过这种贴合实际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覆盖面更广,对于提升深圳食品安全水平十分有帮助。
据悉,目前培训考核工作已结束,综合分数达到 80 分(满分 100 分)的学员将在新学期走进罗湖区各公办小学,义务宣讲食品安全课程。
【新闻辞典】罗湖区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普计划
科普计划于 2017 年启动,由罗湖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罗湖区教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主导,深圳晚报食品安全宣教中心承办执行。通过设立食品安全试点学校、建立食品安全特色 U 站、研发食品安全科普课程、培训食品安全志愿讲师、研发食品安全科普系列产品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辖区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水平,成效显著。今年,科普计划 3.0 版本启动,实现辖区 42 所公办小学全覆盖,立体式传播食品安全信息。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文 / 图 责任编辑 陈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