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艳文 记者 舒越)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这些类别你清楚吗?近日,南京一群大学生为了垃圾分类 " 操碎了心 ",有的趁着暑假组队进社区、学校宣传垃圾分类,有的则玩起发明创造,利用 AI 技术设计出智能分类垃圾桶。
据悉,来自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龙晨宇、李浩榛和蔡文杰三名同学利用 AI 技术,设计出智能分类垃圾桶,实现了 AI 赋能环保。
△智能分类垃圾桶操作演示图
据指导老师孙海洋介绍,该设计综合运用软、硬件以及深度学习的相关知识,首先利用百度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垃圾分类模型的训练,然后把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硬件 Raspberry Pi(为学习计算机编程教育设计的一种微型电脑)上。当有垃圾从单投放口投放到托盘上时,其上的摄像头会对垃圾进行拍照,同时红外感应装置会通过网络向 Rasyberry Pi 发送启动分类识别请求信号,并返回分类识别结果。依据该结果,系统程序再通过控制舵机转动,使垃圾落入正确的分类箱中,从而完成垃圾的自动分类。
△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
" 我们认为这款 AI 智能分类垃圾桶的设计思路,为未来垃圾桶设计提供了启发和参考,改进后可以在街道、景点等公共场合投放使用,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团队成员龙晨宇说," 与传统的人工分类垃圾桶相比,AI 垃圾桶不仅方便帮助我们进行分类,而且分类的高准确率和高效率也极大降低了人为错误投放所造成的二次分拣成本。"
据悉,这项设计作品在今年 8 月举行的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 " 复赛中荣获二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南京邮电大学绿色风环保协会第三届星火营
另外,南京邮电大学绿色风环保协会第三届星火营利用暑假,对镇江的市民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和教育。南邮学生、绿色风环保协会负责人之一黄淮告诉记者,他们一共开展了 7 次 " 环保小课堂 " 活动,共有 102 位小朋友参入其中,队员们采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体验垃圾分类。还向小朋友发出倡议,回家后把学到的小知识传递给父母。
" 通过环境教育,小手拉大手,可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希望能帮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黄淮说,还有景区宣教小分队在金山公园、西津渡和银山湖公园,对游客进行了 7 场垃圾分类知识的介绍。
△游客们在签名
队员们手持手绘海报宣讲垃圾分类三分法知识。" 游客们来自五湖四海,让大家感动的是,不少游客全程认真倾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互动,甚至有游客主动提出要在手绘海报上签名以示支持,最后获得了 170 多位游客签名,我们都非常惊喜。" 黄淮说。
(校方供图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