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 日,宝安区慢病院邀请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就健康教育如何纳入 " 宝安第一课 "、如何提高宝安居民健康素养等工作进行交流。
据了解,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宝安区委书记姚任于 7 月 29 日在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职工大会中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 " 宝安第一课 ",发挥慢病院专业特长,提升宝安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交流会上,宝安区慢病院负责人介绍了慢性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卫生疾病和健康教育与促进等主要业务。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副主任刘益民介绍了 " 宝安第一课 " 的具体情况,包括目前设置的居家安全、出行安全、应急知识、文明礼仪四部分内容,线下 124 个社区党委开展培训及线上通过微信、APP 推广 " 宝安第一课 " 网络培训工作的情况。刘益民对健康是市民急切的需求深以为然,认为将健康板块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理健康等慢性病健康教育内容纳入 " 宝安第一课 " 对健康中国的推进有秉要执本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中国有超过 3 亿的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因病死亡人数的 88%,该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 70%,慢性病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健康 = 60% 生活方式 + 15% 遗传因素 + 17% 环境因素 + 8% 医疗因素。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健康知识,直接决定他的健康状况、幸福指数和寿命。一个人只有了解更多卫生知识,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家庭的健康负责。
为帮助居民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宝安区慢病院将积极推进健康教育纳入 " 宝安第一课 ",加快建设宝安区健康生活方式体验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让 560 万宝安人民形成 " 健康第一责任人 " 意识。
深圳晚报记者 冀静波 通讯员 黄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