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子扬)七十余年前,小说《暴风骤雨》横空出世,丰满的人物形象、磅礴的历史背景,引发全民阅读的浪潮,一时间,万人空巷。而今,这部经典作品被再次搬上电视荧幕,登陆江苏城市频道,暴雨将至,风云再起!
9 月 5 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该剧的各位主创,听他们讲述剧里激荡人心的故事,以及剧外妙趣横生的轶闻。
△《暴风骤雨》海报 剧方供图
重新解读名著,演绎中国版《静静的顿河》
记者了解到,六十年代,著名导演谢铁骊曾经拍摄过电影版的《暴风骤雨》,成就了几代影迷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电影中,高宝成饰演的贫苦农民 " 赵玉林 ",怀抱着枪、举身赴死,留下最后遗言:" 一定要保住咱们穷人的天下!" 这个场景,至今被无数观众津津乐道。
电视剧《暴风骤雨》的导演何涛告诉记者,从前的老电影对他,包括对整个剧的主创都有深远的影响。这次再拍这个题材,他也尝试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力图更 " 接地气 ",更加 " 原生态 "。
比如,戏中增加了很多 " 剿匪 " 的故事,比如有场戏,土匪把赵玉林掳上山,强迫他落草为寇,争锋相对步步惊心。还有一场,匪首韩老七攻打屯子,妻子田苗被抓,赵玉林陷入了生死抉择 ……
" 如果说,匪首韩老七是坏在明面上,那杜善人就是坏到了暗处。" 演员于浮生表示,剧中的地主杜善人,表面温文尔雅客客气气,其实是个 " 笑面虎 "。" 他为娶小老婆,诱骗土匪绑架了女孩的父母。为了对抗工作队,他指使恶霸背地里使坏,不露声色地下黑手。"
跌宕的剧情、浓郁的地域特色、厚重的历史感,记者看到,该剧一出,好评一片,金牌编剧邹静之称赞,该剧堪称中国版《静静的顿河》。
△于浮生 剧方供图
说不好东北话?相声大咖来助阵
在《暴风骤雨》原著小说里,东北方言的特色表达,轻松、捧腹,让很多读者过目难忘。" 我们这个剧,也保留了东北方言的特点。" 何涛说,为了更加符合剧情、贴合人物形象,剧中使用了大量的民间俗语、俚语、歇后语。
这个设定,也难坏了戏中很多演员。扮演土匪的姚安濂说,自己是南方人,学起东北话非常吃力,为此还特别找来当地老乡,现场教学。" 东北人管‘打’不叫打,要叫‘削’,每次说得不好,我的血压都飙起来了。"
当然,对另一位特殊的演员来说," 语言关 " 根本不叫事儿,他就是著名相声演员于浮生。作为东北相声名家于世德的后人,于浮生不仅在相声界有着很高的辈分,更是东北三省家喻户晓的笑星。
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相声演员,同时做过主持人,但是参演影视剧的机会并不多。这次,他出演巧舌如簧、机关算尽的杜善人,正好有机会把自己的语言功底展露出来。" 我饰演的角色坏得入骨入髓,家里妻妾成群,出门图财害命,跟我之前舞台形象大不相同,观众们可以期待一下。"
"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反派角色为非作歹。" 于浮生说:" 这场暴风骤雨,下得才叫好!"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