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事莫过于 " 携手一生,白头到老 "。结婚在任何年代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大喜事,一场浪漫的婚礼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新人的追求。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中国人的爱情婚姻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 ? 与婚庆相关的习俗又发生了哪些改变?由深圳卫视倾力打造的经典对比照分享节目《图鉴中国》第二季,以 " 我们结婚了 " 为主题,邀请三对夫妻档作为时光分享人,他们用带来珍贵对比照,以及神仙爱情故事,实力验证 " 往后余生都是你 "。
这波狗粮吃的我心服口服
他们的故事未设剧本,却完胜爱情剧
60 多岁跑了 82 场马拉松,从国内跑到了国外。思想的解放,让老一辈人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王博和李冬梅用行动证明马拉松不仅是年轻人的运动方式,也是他们的运动方式。
(时光分享人、马拉松跑者李冬梅、王博)
1981 年,思想新潮的王博带着妻子李冬梅到北京旅行结婚,天安门打卡照成了当时最时髦的结婚照。偶遇北京第一届马拉松,自小思想天马行空的王博当下表示要带李冬梅一起参加马拉松,李冬梅只当是天方夜谭。
(时光分享人、马拉松跑者李冬梅、王博分享的对比照)
1997 年李冬梅被诊断为宫颈癌,让时值中年的王博一夜白头。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王博从最初的崩溃到振作,义无反顾的照顾妻子和家庭。李冬梅身心备受煎熬,"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起来的手怎么能松开呢 ",王博的土味情话却是李冬梅坚持与病魔抗争的动力。为了帮助妻子恢复身体,王博开始带着妻子跑步,两人携手对生活发起反击。
(时光分享人、马拉松跑者李冬梅现场土味情话)
李冬梅从最开始的 50 米到 100 米,如今最长跑过 100 公里。这段磨炼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稳固,为纪念 " 珍珠婚 ",两人第一次参加了马拉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两人各类马拉松参加了 82 场,从国内跑到了国外,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上留下了两人手牵手身影。
本以为是老年人不服老的鸡汤,却被这对青梅竹马的故事秀了一脸。王博思想一直很潮,自小喜欢的小提琴为何 20 年没拉?他还有哪些技能正在解锁?接下来他还有哪些宣言?本期《图鉴中国》,一起来感受这场持续了 38 年的爱情马拉松的故事。
(时光分享人、马拉松跑者李冬梅、王博部分马拉松参赛照片)
这才是真正的花式虐狗
不同时代的结婚证与婚礼见证爱情最美的样子
现在的结婚证都是 9 块 9 不包邮标准款,过去的结婚证更像是在领奖状。从领证到置办新房,再到婚礼,一起感受甜蜜暴击,领略几代人的婚恋风情。
80 后的黄其友在 2009 年和妻子领证的那一刻,想起了曾见过的爷爷奶奶 50 年代的结婚证,结婚证鲜明的对比让他萌发收藏结婚证的念头。十年来,他收集了由古至今 4000 余份结婚证。从清代乾隆时期的订婚书,到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结婚证,应有尽有。2015 年夫妻俩还举办了 " 百年婚书馆 " 的展览,意在鼓励现代 " 恐婚一族 " 勇敢追爱,在物资丰富的今天,享受爱情和婚姻带来的美好体验,而这群年轻人是否能够真正领略这个展览的真谛?本期夫妻俩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他收藏幸福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