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大胜马尔代夫,打响了冲击世界杯的第一枪。艾克森在场上如鱼得水独中两元,对中国队进攻能力的提升显而易见。不得不说,归化球员 " 真香 "。
前段时间关于归化球员的争论基本已经结束,主流的观点是归化是可取的,但同时青训也要继续搞下去,近靠归化止渴,远靠青训构建未来。那么问题来了,说好的青训,跟得上归化的脚步吗?
范志毅一语成谶
先谈近两日 0:2 输给越南的 U22 国奥,这支由名帅希丁克率队的队伍,真就踩中了范志毅当年对中国足球 " 脸都不要了 " 的言论。去年 10 月和今年 3 月,国青和国青 b 队均 0:1 负于越南,算上这场 0:2,国青、国奥,已经在 1 年之内连输越南国字号 3 次。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球的方式。国奥本场比赛丢的两粒进球可以说是一模一样:越南球员把国奥左路完爆,横敲中路轻松破门。形同虚设的防守,3 米远的停球,一幕幕熟悉的场景,让球迷看不到这批球员的可取之处。但正是这批球员,他们将征战奥运会,将成下一批国家队的主要力量。
国奥难敌越南
再看看国奥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仅杨帅和吴伟二人是俱乐部的绝对主力,其他球员本赛季联赛大多场均出场不足 45 分钟。可见,这批国奥球员,仍未能成为各自俱乐部的核心骨干。昨日广州富力前锋叶楚贵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只有在中国才会觉得 23 岁还是年轻球员。" 虽然这话略显偏激,但是对于中国 U23 政策的抨击,不无道理。如今在五大联赛中,23 岁的球员的确不再被当做新星看待,若这个岁数还未能在球队立足,基本就被盖上了平庸的印记。不谈已成巴黎新王的姆巴佩这么极端的例子,就讲热刺的阿里和阿森纳的托雷拉,你会注意到他们才刚刚 23 岁吗?
开场 12 秒换人
说中超 U23 政策揠苗助长,不如讲中国足球无苗可拔。本赛季中超 U23 的秒换人、换上又换下的操作屡见不鲜,难道这群球员连在场上撑个 10 分钟的水平都没有吗?球队为了成绩做出无奈之举无可厚非,只是如此为了满足规则的操作,对年轻球员的心态想必影响不小。
00 后已登上国家队舞台
不过中国足球的青训也还不至于完全无苗可拔,入选了本期国家队的朱辰杰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首位入选国家队的 00 后,本赛季在申花打好打满,保持这个势头成为中国队未来十年后防主心骨希望很大。此外年仅 17 岁已有中超进球入账的陶强龙、即将征战葡超的林良铭、因伤缺阵的国奥核心严鼎皓,他们都代表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往远了讲,U15 中一枝独秀的何小柯,更是中国青训的希望。
对于归化的工作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但仅一个何小柯还远远不够。等到我们的青训能普遍培养出 100 个何小柯,中国足球的未来才真正明朗。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Moushasha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