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09-21
听未来女科学家聊DNA提取,南师附中首创“科学盒子”开花结果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居艳 钱静 记者 舒越 文 / 摄)不同制作工艺对泡腾片性能的影响探究、DNA 提取方法及 PCR 技术初探、住宅间距对室内有效日照时间的影响探究 …… 这些看起来 " 高大上 " 的探究课题,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 2019 级新生打造的特别暑期作业—— " 科学盒子 "。

△答辩现场

同学们研究得怎么样?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取得了哪些成果?9 月 21 日,经过层层选拔,10 组团队在学校进行终极答辩,南师附中还专门邀请了国科大的教授、专家进行现场点评。

"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主要是探究 DNA 的提取法。" 来自高一(8)班的吴钰茜是小组组长,4 名组员都是 " 女汉子 ",并且来自不同班级。" 从一开始拿到盒子,大家就很兴奋,一直在群里聊怎么做实验,然后约了一起见面、讨论、反复修改实验方案,整个过程很有趣,又学到很多知识。" 她说。

△吴钰茜以及组员们在答辩

吴钰茜告诉记者,她们最开始尝试用氯化钠提取香蕉液中的 DNA。在实验过程中,有组员细心地发现,加入氯化钠的香蕉液比不加氯化钠的香蕉液颜色浅。于是,她们再次设计一个 " 实验中的实验 ",选择三种不同水果,探究氯化钠对水果氧化速率的影响。

" 我们使用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验证之前的猜想,得出结论:氯化钠会减缓水果氧化速率。" 吴钰茜说。这种敢于挑战、善于观察、不断反思的品质也得到了专家的点赞," 刚才同学们介绍时,我仿佛感觉到四位女科学家向我们走来。"

" 好奇、耐心、谨慎、思考,这是‘科学盒子’赋予我们礼物 ……" 吴钰茜表示,最重要的是,让她们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了创造和开拓未来生物学领域的勇气和信心。

" 科学盒子 " 发起人、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保志明对记者说," 科学盒子 " 前后持续近一月,对新高一学生来说,这是个特别的暑假作业。首先需要同学自己做计划、做安排。其次,它很难,"PCR 技术 "、液压传动这些词听上去就不明觉厉,因此需要看资料、找同伴,需要合作,需要求助。另外,它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收集材料,提出问题,提炼结论。

" 非常欣慰的是,很多同学并不只是解决了问题,而是进一步提出了问题,甚至有的团队,为了让数据记录计算更准确,自己又开发了一套编程。" 保志明说,因此," 科学盒子 " 给大家带来成就感。

她透露,学校希望终极答辩并不是 " 科学盒子 " 的结束,而应该挖掘每个团队背后的探究故事,未来可能会做主题征文活动,让 " 科学盒子 " 的意义更加深远。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dna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