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 22 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举办跨癌种卫星会,来自多个癌症领域的专家围绕肺癌、乳腺癌等多癌种的精准诊疗及诊疗一体化展开巅峰对话,旨在呼吁加强癌症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我国癌症防治水平,提高肿瘤患者 5 年生存率,携手共促 "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规划的落实。
▲启动仪式现场
倡导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
在卫星会上,来自不同癌症领域的专家重点提及一个共同的话题——强调高危人群早筛早诊早治。以肺癌为例,目前,我国近八成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较差,平均 5 年生存率仅 16.1%。如果在 I 期发现,经规范治疗,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大幅提升至 70-90%。因此,实现高危人群的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 5 年生存率的重要前提。
针对 45 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 CT 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筛方式,早期癌症检出率高达 94.1%。45 岁以上、常年吸烟或吸二手烟的人群,建议每年接受筛查,并针对性的进行跟踪随访,真正做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积极发展精准诊疗
随着对肿瘤驱动基因的研究不断深入,癌症治疗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类型的 80% 至 85%,在中国约 30% 至 40% 的 NSCLC 患者有 EGFR 突变。一代、三代肺癌靶向药的问世,为广大 EGFR 阳性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长生存获益,助力肺癌患者 5 年生存率的全面提升。
妇女健康同样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领域,以乳腺癌、卵巢癌为代表的女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发展。70% 的乳腺癌患者为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则为女性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卵巢癌素有 " 沉默杀手 " 之称,70% 患者确诊时多为晚期,70% 复发率和死亡率使它成为最难攻克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卵巢癌靶向药物去年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铂敏感复发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式。
全面推进诊疗一体化建设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以进一步完善癌症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癌症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推动提升区域癌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作为诊疗一体化的倡导者,阿斯利康积极携手跨界合作伙伴,借助 AI、5G、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患者带来覆盖筛查、检测、诊断、治疗、随访、康复等疾病全周期的解决方案,提高诊疗效率,改善医患诊疗体验,助力提高 5 年生存率。
目前,阿斯利康携手近 30 家跨领域合作伙伴,推出六大创新医疗场景,14 大诊疗一体化全病程创新解决方案,包括了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和女性肿瘤防治一体化中心(乳腺癌和卵巢癌),并已将这些方案逐步落地实现。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在不断为患者提供创新药物的同时,也积极与政府、医疗机构、跨界合作伙伴们合作,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实现快速精准诊断及个体化规范治疗,配合沉浸式居家康复体验,全面延长患者的生存。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