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南山派出所的南园社区警务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便利贴板,上面贴满附近的居民对警务室的感言和提出的意见。" 感谢提供这么便捷的设施 "" 希望可以再添加业务终端机 "" 门禁卡怎么办理?" 每一张便利贴都有警长的贴心回复。
查看便利贴板上的留言是蔡坤海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自 2016 年担任南园社区警长后,蔡坤海在警务室设置意见交流区,不仅放有便贴纸,还有交流意见簿。居民可以随时走进警务室在意见簿上提出意见,每一天蔡坤海都会查看便利贴并回复。几年下来,意见簿已经被翻到卷页,曾经几乎每天有居民在意见簿上写下意见,而现在更多的是感言。
初见蔡坤海,能感觉到他身上的亲和力,这是常年在社区和居民打交道淬炼出的气质。2016 年 8 月至今,蔡坤海担任南园社区警长,他把一个治安 " 硬骨头 " 变成了社区 " 好样板 "。南园社区流动人口多,环境复杂,这里曾是治安问题高发区域。到任后,蔡坤海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与股份公司、社区工作站沟通协作,构建了以单位管人、以房管人、以档案管人为特点的老旧社区人口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建设,社区整体面貌明显改变。
从警以来,蔡坤海两次获记个人三等功 , 四次荣获个人嘉奖,三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评深圳市 " 五一劳动章 "、深圳市综治先进个人、深圳市公安局十大 " 马天民式 " 民警等荣誉。他所构建的南园社区管理模式被誉为 " 新时代枫桥经验 ",成为深圳市公安局警务机制体制改革中的特色元素。
1
与居民拉家常了解社情民意
在南园警务室有一张地图,上面清晰的标注着南园社区每一栋建筑,每个月都会更新辖区的出租屋数量、常住人口以及流动人口等信息。南园社区占地 0.5 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有高档小区、旧村、密集的出租屋还有工厂、学校、宾馆等多类型场所,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倒挂,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结构。
▲蔡坤海与社区居民拉家常。
刚刚到任时,蔡坤海发现居民与警务室有距离感," 那时候大家觉得大案与己无关,民生小案对警方没信心。一来二去,警务室成了社区生活中的盲区,大家不了解也不愿意接触。"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蔡坤海利用 " 小警务、微民生 " 的社区警务优化契机,与居民拉家常、上门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把大家的意见列为每周必办工作,统一汇总解决。
了解到居民办理窗口业务时间弹性大,反复去窗口不方便的现实困难后,南园警务室设置了 24 小时服务区,安装 " 三合一 " 警务终端一体机,将出入境、身份证、交管等流程化业务进行整合,使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公安业务,实现了 "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 "。截至目前,警务终端机共为群众办理出入境业务 59100 余次、人口业务 230 余次、交管业务 8500 余次。
南园警务室有一个特殊的调解区域,在这里蔡坤海结合社区特点,协调社区工作站、治安办、驻点律师等多方力量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劳动纠纷等多个专业法律服务平台。居民有啥纠纷困惑都可以走进警务室寻求帮助。三年多来,南园警务室搭建了政府、公安、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桥梁,构建微信、短信等宣传平台 15 个,解决群众问题 400 余个,调解纠纷 500 多次。南园社区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社区 " 零上访零维稳 " 的新突破。
2
" 科技围合 " 建立社区应急指挥中心
社区民警是基层警务的最小单元,肩负着社区居民平安幸福的美好向往。如何让社区居民生活得安全是蔡坤海一直在琢磨的问题。针对城中村 " 技防薄弱、物防失守 " 等痛点问题,2017 年,蔡坤海借助社区改革试点契机,从科技围合入手,不断加大各项技防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走上了警务室规范化建设道路。
短短半年时间,蔡坤海在社区内打造了社区级的应急指挥中心—— " 智慧大脑 ",推进科技围合和视频门禁等智能采集系统建设,形成大数据汇集的社区智慧新警务格局。
为让采集到的数据 " 鲜活 " 起来,打通科技信息化应用最后一公里,蔡坤海提出两个大胆的思路。一是提出将出租屋综管系统、自主申报居住证系统、智慧南山视频门禁系统三个系统打通的构想,打破各系统数据壁垒,租客通过智慧南山 APP 向房东进行租房申请,房东授权租客开门权限的同时自动产生居住申报信息;二是系统后台自动将每次开门进行人脸比对确保安全,如果多次出现‘人卡不一致’,就会将异常信息推送给房东。
这一措施赢得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科技围合建设以来,南园社区辖区刑事治安类警情大幅下降,同比下降 23%,其中刑事警情同比下降 29.82%、盗窃警情同比下降 51.92%、接触型诈骗同比下降 80%。一系列成效大大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安全感。
3
依靠群众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 城中村是很多人到深圳的第一站,如果在这里能有融入感,将极大助于城市建设。我们把社会力量集结起来共同建设社区大家庭,让大家能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 蔡坤海介绍道,目前南园社区总人口数约 3.2 万人,流动人口数占 91.1%,落实好社区的防控及管理服务工作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能动性量,蔡坤海全面整合南园社区的群防群治力量,发动近 2000 名群众,组建 10 支社区治理队伍。通过可视化终端将队伍联动起来,合理布防,南园社区实现了集中管理、统一指挥、快速处置、高效运作的新模式,编织出一张路面安全网络,做到了有事 " 一呼百应 " 迅速到场处置。
与此同时,蔡坤海强化法律法规抓手,做好房屋主体责任人动员,让房东签订《出租屋综合管理责任书》,逐项明晰房屋实际管理人法律主体责任。一系列措施把长期失管的楼管员队伍变为职责明确的 " 系统维护员、人口协管员、义务消防员、兼职保安员 ",进一步提升辖区基层治理效能。
如今,南园社区已经实现 " 精准制导式视频追踪 "" 一键生成式人脸串并 " 和 " 全民皆兵式群力围捕 ",做到伸手必被抓,犯案跑不了的打击高压态势。
作为社区民警在任何时间都需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蔡坤海以细致的工作方法和科技强警的理念,探索实践了一系列符合南园社区治安实际的工作方法,打造出务实高效的新型社区名片,建立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南园模式。
深圳晚报记者 罗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