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09-25
章剑华接受现代快报专访,还原《大江之上》创作经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2018 年年底,南京长江大桥经过长达 27 个月的大修,重新向市民开放,一时间,观者如潮、形成了一股 " 大桥热 "。熙熙攘攘的人群,许许多多的回忆,深深触动了一位参观者。他决定拿起笔,完成一项从未有人完成的工作——为共和国长江大桥作传,为中国几代桥梁人作传。他,就是章剑华。

9 月 23 日,章剑华长篇纪实文学《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在南京首发,章剑华接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还原了这部特殊作品的创作经历。

作者简介

章剑华,江苏宜兴人,文学博士,现任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著有个人专著 10 部,其中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获得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委、省政府曾为章剑华记个人一等功,授予其紫金文化奖章。

大桥 · 时间

1949 到 2019,长江干流过江通道从 0 变成 111

现代快报: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材?

章剑华: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茅以升等中国第一批桥梁专家应邀参加开国大典,他们非常激动,一起给中央写建议书,希望修建长江大桥。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建成,天堑变通途,再然后,一座又一座 …… 截至 2019 年 5 月,长江干流上已建成的过江通道(包含长江大桥和过江隧道)共 111 个,并且还在增加修建中。

所以我认为,新中国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修长江大桥。一座座长江大桥的崛起,是新中国 70 年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

现代快报:很多作家都说,章剑华要创作的这个作品,难度太大了。您好像也为此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

章剑华:难度是肯定有的。我实地走访了很多长江大桥,许多长江大桥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当事人接受了我的采访,如周泳阶、周世忠、游庆仲、吴胜东、吉林等,他们提供的第一手资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大桥 · 人物

塑造新中国几代桥梁专家群像,其中有不少江苏人

现代快报:关于各地长江大桥的书出版过很多,《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有什么不同?

章剑华:以前关于大桥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写单桥的,当地的决策、工人的辛苦等,还从未有作品系统全面地展现中国几代桥梁专家的故事。

现代快报:其中有不少桥梁专家是江苏人?

章剑华:对,我也是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的,中国很多重要的桥梁专家是江苏人。比如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彭敏等,包括现在的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润扬长江大桥及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林鸣等,都是江苏人。江苏人、江苏桥、江苏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大桥 · 事件

一座座长江大桥,见证新中国 70 年发展历程

现代快报:《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具体分为哪三部?

章剑华:上部《天堑通途》主要描写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经过;中部《中国脊梁》主要反映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下部《世纪跨越》主要描写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大桥的建设。

现代快报:书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件?

章剑华:太多了。比如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征集了 25 个方案。其中有一位年轻人写的方案差点被放弃,但是最后选中的却偏偏就是它,原因之一是它运用了中国元素,原因之二就是它造价低。再比如,建设润扬长江大桥时,为了生活在江心岛世业洲上的居民,专门增加了一条通道,也为此增加了近三个亿的投资。你会发现,长江大桥的这些建设故事,见证了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历程。

现代快报:您在书的尾声部分,写的却是 " 没有尾声 ……",为什么?

章剑华:我想,只要长江还在奔流,人类跨越的步伐就不会停止。大桥的故事还在继续,所以这部作品没有尾声。借着这部作品,我要向茅以升、李文骥、彭敏、梅旸春、李国豪等老一辈桥梁专家和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桥梁专家致敬!也向过去和今天仍然奋战在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的建设者们致敬!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