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09-26
这波操作666!5G远程指导,县医院医生几分钟完成高难度穿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柳辉艳 王娟 记者 安莹)" 开始!"9 月 26 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的科学会堂,一场相隔 200 多公里,跨越两个省的 5G 远程手术开始了。该院疼痛科主任医师陆丽娟 " 零延时 " 指导安徽泾县中医院医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手术,整个穿刺过程不到 20 分钟。

神器在手,医生手术再也不怕找 " 难点 "

三叉神经痛,被医学界公认为 " 疼痛之王 ",疼痛级别最高,发作起来让人痛不欲生。那是不是就没办法治了?陆丽娟介绍,通过一个针眼大小的射频手术能够消除这种顽固性疼痛。

据介绍,射频消融术是经面部皮肤让射频穿刺针进入颅内深部位于卵圆孔内的半月神经节,有选择地破坏相应疼痛区域的神经纤维,继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半月神经节周围分布的都是重要组织结构,而且卵圆孔位置较深,因此对穿刺要求极高。传统模式下,医师依据操作规范进行体表解剖定位,完全凭借个人经验进行穿刺,常需要反复穿刺和透视定位,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 " 痛不欲生 "。

为了解决 " 找点难 ",陆丽娟发明了一个 " 面具 ",她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临床穿刺定位、路径制定中,根据患者的 CT 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合患者的解剖结构特点和三叉神经疼痛分布区域,术前为患者量身打印出个性化的穿刺导板,精确定位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手术时,医生拥有了这种 " 神器 " 后也成为了 " 神穿手 ",精准穿刺,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 以前我们一台手术可能要进行 2-3 小时,主要就是穿刺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一下穿刺成功。"2014 年,鼓楼医院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后,目前已完成几百例手术,平均穿刺时间十多分钟,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据了解,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200 公里外实时指导 " 零延时 "

3D 打印技术虽然降低了穿刺难度,但毕竟是操作于神经丰富的面部,这仍是一台难度较大的手术,在一般的县级医院开展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充当 " 外援 "。有了 5G 后," 外援 " 就不需要亲临现场,医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进行指导并实时监控患者状况,一旦发现异常,也可以及时给予指导。

据江苏联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5G 数据速率为 4G 设备的百倍以上,数据传输延迟在 1ms 以下,数据吞吐量大约是 4G 的几十到上百倍。TONGSHI , 时延则降低了十倍,比如以前时延 100 毫秒,现在是 10 毫秒。5G 毫秒级的时延为远程手术带来了质的飞越。

陆丽娟表示,远程手术示教利用 5G 网络大带宽性能,通过高清摄像头对准手术窗口、手术台画面和医疗画面进行直播,可与 AR 画面相结合,帮助基层医生实现手术环节的异地实习,提升医疗教学质量。

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表示,5G 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上级医院专家可以借助 5G 设备进行远程培训,教授 " 手把手 " 式的手术指导,比以往观摩活动教学效果更佳,提升了当地医院医生的业务水平,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共享。同时,5G 在院前急救方面也会大有作用。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标签

5g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