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描述的是中国传统筝歌的生动场面,古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拥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音色优美,令人如痴如醉。9 月 28 日下午,深圳首位多声筝演奏者孙静静来到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做客 " 一间书房 · 读书会 ",和观众分享如何演绎经典筝曲《枫桥夜泊》,浅谈古筝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据了解,从小接触西洋乐器的孙静静对民乐十分喜爱,6 岁起便开始学习古筝,17 岁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大二经校方举荐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承著名古筝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萌。她熟练掌握古筝各个流派的特征技法,演奏了大量的现代筝曲,高难度的七声作品,以及多弦制古筝。
在现场,孙静静和大家分享了经典筝曲《枫桥夜泊》的演奏技巧,据悉,筝曲《枫桥夜泊》为作曲家王建民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作,作品表现了中国文人精神,听者在若隐若现的宋明古风中,也能感受到张继对 " 江枫渔火 " 的回念与思叹。孙静静介绍,以快板和慢板两种不同的演绎手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表现风格。曲中融合吸取了昆曲、苏州民歌、丝竹等曲式和音调特色,体现了精致宜人、典雅诗意的水墨风情。
据了解,古筝是最古老的传统弹弦乐器之一。2008 年 6 月 7 日,古筝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孙静静为读者签名。
在本场读书会上,孙静静与观众还进行了亲密无间的互动,她为观众讲解了古筝乐器的弹奏技巧,使观众对古筝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她还鼓励当代青少年学习古典乐器,唤起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