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证明,猜测并没有错。
吴京进来的时候眼神一触及麦牌就开始喊道:“你们这样真的不行啊,时间排那么密。这个下午是第几轮了,聊得不好怎么办!”
时间长不是重点,聊得不好,不行。
在 9 月 30 日上映的电影《攀登者》中,吴京饰演攀登队队长方五洲。方五洲是一个性格坚毅,做事绝不拖泥带水,责任心极强,不完成任务绝不止步的汉子,这些特质正是 45 岁吴京身上所具备的。
“方五洲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背负了一个很大的责任。”
《攀登者》这部电影背后是一个特别的故事。中国人首次挑战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在冷战气氛最紧张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正就领土问题在国际上进行谈判,平分珠峰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还被嘲讽:“贵国都没爬上去过,凭什么分一半?”
1960 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之后的 1975 年女性登山者首次登上北坡,还有震惊世界的中国梯,这些故事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百度百科上的寥寥几百字,但对于吴京来说,都是烂熟心头的血泪诗歌。
吴京对这部《攀登者》有着很不一样的感情和期待。
“我以前也登山,我登过四姑娘山,然后最高海拔也去过 6000 米,后来因为腿伤的原因就没有去挑战珠穆朗玛峰。”
未竟的愿望在《攀登者》里得以“实现”,电影还原了很多当年的场景和装备,吴京说他们带着这些装备出现在真正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时,那些国家登山队队员看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么简陋的装备,1960 年怎么登上去的,现在交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登得上去的。”
跟
“喜欢登山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可是我们有没有人拍过这样的题材?在科技进步到这种情况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再现当年的壮举。”
“作为一个登山者,一个攀登者,能够参与到这样的电影里面,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能和《攀登者》相遇是天时地利,吴京为“人和”下了很多功夫和努力。
他走访当年经历过中国登山史上重要瞬间的老人家们,和他们交流去挖掘寻找几代人关于这段历史的共鸣。登山这项运动的普及度并不算高,很多观众可能难以感受这份震撼,但是吴京很自信地跟记者说:“这项运动比较小众,但是情感是大众的。”
“就像我去拜访的那些老人家,讲述到了他的战友的时候,讲到他的政委的时候,他的眼神都是那么的那么的干净,那么的纯粹。你会为了那种东西去感动,对吧? ”
为了熟悉角色的物理环境,吴京进组前就进入达岗什卡雪峰进行极寒训练,经常遭受高原紫外线暴晒和极寒冰冻的刺激,时常冻得鼻青脸肿。经历了缺氧、生病,吴京的皮肤在严苛到残酷的训练下被晒得黝黑,对此他特别骄傲:“演员的肤色是不属于演员自己的,是属于电影的,是属于戏剧的。”
武打小生出身的吴京对于动作戏是手到擒来,除了这些先天优势,他还专门去学了“开路”、“垂直攀冰”等等登山的专业技能,和动作指导一起讨论在不影响动作规范的情况下,怎么去更好地呈现这些惊心动魄的画面。
那些艰难险阻能不能百分百传递到观众心里吴京并没有把握,他说自己不愿意去评价和判断没有发生的事情,但好好做准备是每个演员的义务。
《攀登者》在定档之后公开了一大波预告和花絮,无论是画面还是演员演技都担得住国庆献礼的量级,很多人都说只看到片段就激动得想哭。
我们试着和吴京去探讨这些情绪后面的东西,但吴京对反馈的感受似乎比想象中简单直接很多。
“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很喜欢看我逗张译。你可以慢慢看,我们的现场很欢乐。”
花絮里的吴京和张译就跟两个少年一样打闹,会大呼大喊对方,也会在过戏的时候突然给对方一下,还会在对表演满意的时候来个熊抱,完全没有第一次合作的拘束感。
“我拍这戏挺大的收获是我获得了张译这个哥们,真的是兄弟。技术上我们在斗,情感上也不停增加,价值观上的很多东西是相同的,所以特别过瘾。”
提起张译,吴京一下变得很兴奋,眼睛溜溜转着不停思考想要说更多故事。
“有一场戏就是导演最后用的版本是我们两个人,没有剧本的一个版本。因为演完了戏之后,导演没喊咔,所以我们又是带着自己的角色去演戏,又演了三分多钟,一直到没有内存了,导演才喊卡。出来的效果特别好,所以导演决定用了。”
“还有一次拍戏的时候我过生日,张译还特意给我弄个烤全羊,请全部人吃羊肉,很难忘的一段友情。”
“几部电影连爆之后,观众对您的出演期待很大,对《攀登者》这部电影有票房压力吗?”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吴京无奈又了然地笑了一下:“以前有。你要说《战狼》刚刚结束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压力,但是马上就想通了。”
“第一,每部电影都有缺陷,都有错误,我到现在再翻出我以前拍的那些电影里面,无论是战狼还有什么,还是有错误的。第二,给自己设置一个标杆一个界限,那是挖一个坑把自己给陷进去,这是最傻的一件事情。”
观众、演员、导演、投资人,吴京走在电影圈的身份越来越多,观众们观望他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
面对沸反盈天的舆论场,吴京的答案很简单:“我最喜欢挑战”,他在采访中一直重复这句话。
挑战本身就是双面硬币,成功跟失败没有定数。
“我幸运的是成功了,如果失败是不是不活了?如果说不活那就算了,但你要还活着,那就必须要承受它。喜欢挑战就要做好承受两种结果的准备。成功是给那些勇于开始,执着并坚持的人的。”
成功与否,在这个圈子已经摸爬滚打了 24 年的吴京有自己的界定,喜于现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我们问到“是否觉得自己处于演员生涯中最好的时候”时,他带着笑,一边点头一边回答:“当然。”
“整个大电影的大环境,6 万多块银幕,大家对于文化的这种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影市场越来越完善,电影工业越来越越来越完善。国家对于电影的支持越来越厚,我又是壮年的,我又经历了那么多,正好是我觉得是一个开始厚积薄发,开始慢慢发挥自己的那种想象力的时候。身体状态也挺好的,现在还能翻个 360°(空翻)。”
“我觉得,是我最好的时候。”
ZAKER 新闻:这部电影有找到自己的影子吗?您的演艺生涯也算是 70° 的攀登史。
ZAKER 新闻 :紧接下来的作品考虑做怎样的新尝试呢?
ZAKER 新闻:大情怀作品其实一直都不缺,但在这几年能达到这个受众覆盖面,您觉得是这个时代专属的吗?
ZAKER 新闻 :这次纯粹作为演员参加作品,跟做导演时对比,会有失去现场控制力的落差感吗?
ZAKER 新闻:有网友问两个儿子叫“吴所谓”和“吴虑”是不是认真的?
图片来源于电影攀登者微博、吴京微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