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9-30
口述观澜|沈海强:8旬老党员的初心就是“退而不休,余热生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人物简介:沈海强,1939 年 12 月深圳生,观澜街道老党员。1958 年参加工作,曾经当过 30 年小学校长,退休后担任宝安区离退休协会副会长、观澜关心下一代协会组长,如今仍任龙华区观澜街道关工委副主任。

我出生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今年已是 8 旬高龄。白驹过隙,我赶上了新中国成立,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见证了深圳教育的变化迭新,也见证了深圳的腾飞发展。我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所爱的党和祖国给了我一切,而我又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将一生奉献给了观澜及深圳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祖国。

退休前,教育工作初心为 " 追梦人 "

" 同人做工确凄凉,还冇鸡啼喊天光。田间辛苦啄目睡,担头唔起还插秧。" 我喜欢唱悠扬婉转的客家山歌,歌词里的故事常常让我想起孩提时代,想起我们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如今时代繁荣、物质丰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常用广东话对下一代讲 " 要乜有乜,你们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知福。" 而无论在退休前后,我都心系教育,关注下一代。可以说,我的毕生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我们的下一代。

1953 年,我上初中的时期,当时国家给我领 " 两块 " 助学金。毕业后,我离开深圳观澜考进了清远师范,衣、食、住、行均由国家供给。1958 年 9 月在清远黄埗小学任教,彼时还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兼社会青年教育工作,我平凡人生里的这一转折的契机,开启了我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年轻时候的我充满青春的激情,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问题总是激励自己要大胆地迈出脚步,迎难而上。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我说,我是一名时代的幸运儿,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下,幸运而光荣的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使命感," 关心下一代 " 更是我内心永恒的信念。

1964 年,我回到了深圳,第二年调回家乡,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支持观澜本地教育,将真情挥洒在家乡的热土上。何况,观澜的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先行。我曾担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多个职位,其中,1969 年到 1984 年,我在茜坑小学任职校长 16 年,1984 年又调到观澜中心小学任校长,1994 年正式退休。这前前后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见证了观澜及深圳这片改革热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观澜的学校教学环境比较艰难,泥坯房、破木桌木凳、室内昏暗、墙壁有裂痕 …… 而且那时教师的工资很低,教学任务很重,但凭着教书育人的一腔热血,我们都一一克服过来了。当时,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很多农村的孩子根本连学都上不了,只能在家帮父母放牛耕田干农活,十四五岁小小年纪就开始承担家庭重担。有些孩子还悄悄溜到教室外边听课,被父母发现不干活还会被拉回家挨骂,作为一名老师,真的很遗憾看到那样的状况。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从弱到强,从强到优,观澜教育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奋力谱写新的发展篇章。现在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里学习,每天有着安全有保障的营养餐供应,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一孩子都能读得起书、读好书。而且,现在观澜的每一个社区工作站都设置了四点半课堂,让学生们在放学后都能有专业的社工辅导功课或者开展趣味活动,这多幸福呀!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奋斗,与时代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我告诉我的每一届学生,时代变化、幸福的日子到来不易,要珍惜你们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要努力地提高自己,提高学习水平。我的教育理念也很简单,每一个学生我都用心去对待。前不久,我 58 年的学生仍来看望我,当他告诉我因为拼搏努力而实现自我价值时,我的内心倍感欣慰。退休后,虽然没有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了,但是我想告诉新时代的 " 追梦人 ":当前,青年群体整体发展水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发展机会比任何时期都要多,只要你们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就能为民族的复兴、为祖国的繁荣注入更多活力与能量。

退休后,践行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1994 年退休后," 宝安县 "" 关心下一代协会 " 成立,我以组长的身份加入,得以继续发光发热,延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如今在观澜街道关工委与其他同伴一起,共同希望能继续为下一代的教育、为观澜事业的发展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比如,我们会时常在每一年的清明节或者其他纪念节日,在纪念碑前向当代学生讲述过去观澜革命先烈们的传奇故事。那些红色记忆,在我和关工委的几个老同志走街串巷、查阅历史文献下,我们得以保存了许多革命前辈的动人事迹。每每向同学们讲起我们历经三年艰辛整理出的《红乡百年风雷荡》,他们的过去,总让我感到感动又自豪。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从中得到激励,唤起心中的爱国热情,对我们所居住的观澜有着更加深沉的爱,更加努力学习、感恩社会、回报祖国。

除此以外,作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人,深知诗歌与歌声结合的魅力,也希望通过自己传唱,让客家山歌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退休后,我曾组织 " 我爱我的祖国 " 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得了到其他社区、街道的纷纷效仿,并前来向我讨要经验。30 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经验,已然已与观澜教育融为一体,而我从学生入手,通过诗歌朗诵向他们传递当下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如果非要说分享过去 80 年所得所想,那就是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也就不枉理想。而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需要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奋斗的姿态去描绘。如今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对观澜的发展成就,对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着更为入情入心的感触。我热爱现在的生活,也愿意继续融入观澜新的发展实践中,为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传承 " 红色记忆 ",倾心尽力为下一代事业鼓与呼,希望他们能以此为勉,奋发图强!

深圳晚报记者 王秋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