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许天颖 记者 仲茜 / 文 实习生 陈志豪 / 摄)红玛瑙、绿手指、碧香无核、天工丽人、阳光之星、阳光玫瑰 …… 你知道吗,这些好听的名字,都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葡萄新品种名称。9 月 28 至 29 日,2019 年葡萄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一大批葡萄新品种亮相,为葡萄产业注入新活力。此次,南农园艺学院副院长房经贵教授和他的团队,还精心收集了 349 张葡萄照片,编撰出版了《中国自育葡萄品种》一书,讲述了中国人自主选育葡萄的那些事。
△南农房经贵教授编纂的《中国自育葡萄品种》新书
早在宋代,葡萄种植就遍布中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色泽、果型、风味的鲜食葡萄品种。为了让葡萄更好吃、更好种,从上世纪 50 年代起,中国便开展了葡萄品种选育工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自主培育的葡萄品种有 349 个,主要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砧木、加工这几类。" 在育成的 349 个品种中,鲜食品种最多,为 257 个,占 73.6%。近 10 年,葡萄新品种数量快速增加,自育品种推广面积份额逐渐上升。" 房经贵教授介绍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 1300 万亩,其中鲜食品种占了 8 成以上,鲜食产量全世界第一。不过,虽然是葡萄种植大国,但我国大面积栽种的葡萄品种,如老百姓熟知的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都来自于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品种较少。
△研讨会现场展示的葡萄新品种
" 葡萄的品种相当于是葡萄的‘芯片’。" 研究葡萄种植 30 多年的张家港市葡萄种植户徐卫东说,最近 10 年,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在大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葡萄的育种工作。通过分子选育的方式,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晚熟、无核、有清香味或者果型更大更圆等。
△南农房经贵教授编纂的《中国自育葡萄品种》新书,收到 300 多幅葡萄照片
为了给广大葡萄科研工作者和葡萄种植户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房经贵教授和他的团队收集了 300 多张葡萄照片,并梳理了每一个葡萄品种的性状、亲本来源、种植规模等,为我国葡萄遗传研究、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及新品种推广贡献力量。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