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国庆节期间,乡村游成为了许多人短途出游的首选,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墓社区郄坊村的汤山七坊就吸引了众多游客,而郄坊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10 月 4 日,孟墓社区在这里举办了 " 我和我的祖国 " 主题活动,社区居民自编自演了多个节目庆祝国庆。还举办了 " 奋进 70 年 • 我看家乡变迁 " 老照片展览,并为 70 岁老人免费拍摄公益婚纱照。
△孟墓社区为贾定祥和徐志华拍摄的婚纱照
结婚 50 年,社区为老两口补拍婚纱照
孟墓社区现场展出的婚纱照上,每一对老人都笑得很开心。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他们大多穿着红色的中式礼服,只有一对老夫妻,穿上了西装和白色的婚纱,是贾定祥和他的老伴儿徐志华。照片中,两人站在林荫路上,手牵着手,相视而笑,秋天的阳光落在两人的肩头。
△孟墓社区为贾定祥和徐志华拍摄的婚纱照
贾定祥出生于 1949 年,今年 70 岁,与共和国同龄。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和老伴儿结婚已经 50 年了,携手走过的半个世纪里感情一直很好,但也一直有个缺憾。原来,两人刚结婚时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办一场像样的婚礼。尽管平日里不善表达感情,但总想有一天能弥补老伴儿。" 前不久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家里,说可以为 70 岁的老人免费拍摄婚纱照。" 犹豫了一下,他放下腼腆和害羞,到社区报了名。
孟墓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节和重阳节也靠得近,便策划为社区的老人们免费拍摄 " 不老爱情 " 公益婚纱照。" 夫妻中有一个是 70 岁的就可以参加,最后来了 6 对。化妆的时候老人们还都挺不好意思的,换上礼服后都很高兴,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了。"
" 穿上白色的婚纱,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 徐志华笑着说,婚纱对于她这个年纪来说挑战不小,犹豫了一阵还是决定满足自己的 " 少女心 "。她说,化妆的时候看着工作人员给老伴儿贾定祥擦粉底,还开玩笑说有一点嫌弃,等他换上衬衫和马甲站在自己面前,就忍不住要夸帅老头了。" 真想快点拿到冲印好的照片。"
从泄洪闸到柏油路,"90 后 " 拍下家乡对比照
活动现场,孟墓社区还展出了一组主题为 " 奋进 70 年 • 我看家乡变迁 " 的照片。一侧的老照片中是老旧的村庄,青砖砌成的平房,河堤上散落着垃圾,另一侧的新照片里是大片橙红色的花海,新修缮的房屋,还有清澈的河水。
△老照片展览
其中一组桥的照片是孟墓社区郄坊村的村民郑富陈拍摄的。郑富陈是一名 "90 后 ",大学毕业后回到了郄坊村。" 老照片里的桥其实是村里的泄洪闸,以前过河都是从上面走。" 他介绍说,郄坊村位于山里,在他小的时候,进出村子的交通不便,到汤山的镇上都要半个多小时,村里的道路也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要赤脚走,他从泄洪闸上走过无数次。
△郑富陈拍摄的老照片,图上是一座泄洪闸,也是村民以前过河的桥
△郑富陈拍摄的村子新貌
" 后来 337 省道修建好了,郄坊村是距离省道最近的村子。" 郑富陈说,如今开车到南京城区也只要 40 多分钟了。交通便利以后,村子得到了开发,2012 年孟墓七坊景区开始对外营业,这几年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业态也越来越丰富,民宿、农家乐经营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创业发展。" 大学毕业后我一开始是在江宁的一家企业工作,2017 年回到了七坊,也想给家乡做点事情。"
前来看展的孟墓社区居民朱学优则告诉记者,除了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年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柏油马路修到了家门口,而且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路灯了,过去晚上出门都要打手电筒。"
(社区供图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