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0-05
江苏70周年成就展持续火热!观众老徐:51年前从城北赶去看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这里是按 1:1 比例制作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那边是 " 悟空 " 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10 月 5 日,尽管下雨降温,但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的人气不减。这里,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成就展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来参观的观众,有相约而来的姐妹团,有带着孩子来涨知识的一家三口,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在大国之重器前合影,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在南京长江大桥模型前,65 岁的徐老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68 年,长江大桥通车的时候,我去看了,真的很壮观!那个场景,一辈子难忘。"

难忘,51 年前从城北赶去看大桥通车

中国电科十四所的雷达,曾经风靡的钟山表 …… 展厅内外,观众的打卡点很多。

来到南京展厅,观众的目光一下就被南京长江大桥模型给吸引了。有的观众围着模型走一圈,细细观看;有的则拿出手机,对着桥头堡、三面红旗拍起来。65 岁的老徐是众多观众中的一个。他一边看展,一边身边的年轻人聊起来:" 我考你,大桥建成后,当时是怎么考验大桥承载力的?" 看年轻人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徐自己回答," 是坦克,当时一共有 118 辆坦克,一字排开检压南京长江大桥。坦克每辆间隔 50 米,整个车队延绵 10 公里,非常壮观。"

说起南京长江大桥,老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滔滔不绝。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68 年底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时,他 12 岁,为了看通车,一早就从城北往大桥赶。" 当时,人山人海,特别壮观,一辈子都忘不了。" 老徐说,生活在南京,看着南京这些年的变化,挺高兴、自豪。

简便,动动手就能把家务活给干了

小康之家是什么样子?现场展览告诉你。在小康之家展区,壁挂滚筒洗衣机、厨余垃圾处理器、扫地机器人、无人机 …… 一系列的点子设备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年轻人们。

现场,工作人员指着物流机器介绍说,伴随 5G 的运用,很快,人们的快递不需要快递小哥送货上门,而是由物流小车自动送上门;如果是在农村,则是无人机运货到家,快捷方便。

至于家务活,很多人抱怨没时间干。只要下载相对应的 APP,不管你在哪,动动手指,就能让扫地机器人、洗衣机、厨余垃圾处理器工作了,到家,验收成果就行。说到厨余垃圾处理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虽然它看起来像一个罐子,但它 " 超能力 ",可以强力粉碎各种厨余垃圾,还可以抑菌防臭。

现场,很多人看到这些电子设备挪动不脚了,感觉生活就应该这么简便自在。

超炫,2200 年前琉璃编磬能发 7 个音

苏绣《园林四季》、东海水晶《晶海弄潮——拼搏》、扬州漆器《八角卷筒》、扬州玉雕《千禧富贵双链瓶》、宜兴青瓷《韵青瓶》……" 文化高质量发展 " 展厅里,江苏各地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其中玉雕《千禧富贵双链瓶》充分发挥了扬州玉雕器皿的小料大作、链条工艺、炉瓶花卉的特色,双链瓶上雕刻着牵牛花和牡丹花,传递了公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这个展厅里,最吸引的人当属 2009 年,从大云山汉墓出土的文物了。大云山汉墓墓主是西汉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哥哥。这次展览,刘非出土的编钟、编磬都亮相了。其中,琉璃编磬,由中国人民大学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王子初教授及其团队,花费三年时间复原而成。据了解,这套编磬共 22 件,最大的一件长 69 厘米,重达 11.3 公斤。编磬的材质,当年专家们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是铅钡玻璃,用铅钡玻璃作为乐器,据记载,只在西汉宫廷中使用。最为神奇的是,这套编磬,还能发出 " 哆瑞咪发嗦啦西 " 七阶音,而不是传统所说的宫、商、角、徵、羽五音。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展示这套编钟编磬,是想让公众了解古代音乐的魅力。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