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10
深晚报道|大咖齐聚共商输入性热带病和曼氏血吸虫病预防控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0 月 10 日,输入性热带病防控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暨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9 年版)宣贯会议在深圳召开。该研讨会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在会上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与深圳市疾控中心多年来建立了稳定的、反应迅速和有效的输入性热带病监测和防控网络。从疟疾消除,到双脐螺的监测、预警,再到香港输入性片形吸虫病的联合诊治,无不体现双方针对输入性热带病开展联合防控的成果。

会议期间,周晓农主持了 " 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9 年版)" 和 " 输入性热带病防控联合实验室工作计划 " 的研讨。藁杆双脐螺为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调查研究表明藁杆双脐螺不断由深圳市沿水系向周边扩散,目前已扩散至东莞。根据文献报道和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1979 至 2017 年分别由北京、浙江、湖南、陕西、福建、广东等 15 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 384 例境外输入血吸虫病病例,其中 292 例(76.04%)为埃及血吸虫病病例、77 例(20.05%)为曼氏血吸虫病病例,另有 15 例未报告病种。输入性的曼氏血吸虫一旦与藁杆双脐螺接触,就可能形成新的流行区,从而给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带来疾病负担。

周晓农表示,深圳输入性热带病的风险和防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方将通过 " 输入性热带病防控联合实验室 " 的建设与进一步的研究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高层次人才培训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国寄生虫病和热带病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保障我国重大寄生虫病和热带病的防控能力,并在全球寄生虫病及热带病防治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