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11
深晚报道|援藏日子里的家庭“团聚”总有小惊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说好国庆后就休年假回家,爸爸一定要做到哦。弟弟胖嘟嘟的好可爱,还有很多惊喜等着你呢!" 近日,深圳荔林小学三年级学生朱孝慈与远在西藏日喀则的爸爸朱金龙边视频聊天,边在镜头前逗着 5 个多月大的弟弟。

▲朱金龙的妻子和孩子。

离家的路很远,牵挂的心很近

朱金龙目前是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消防大队的大队长,上一次与家人团聚是今年 5 月底,那时儿子还没满月,他就匆匆离家返回西藏了。朱金龙是广东消防 2017 年选派的为期三年的 5 名援藏干部之一,也是深圳消防的首位援藏干部,进藏前是深圳市南山区消防大队蛇口中队政治指导员。

" 等你明年回来时,儿子将要一岁多了,和你这位陌生的爸爸,可能还要适应一下。" 彭春秀每次和丈夫朱金龙通话时,都在憧憬着今后家庭大团聚时的温馨一幕,她貌似在 " 抱怨 " 远在大山那边的丈夫,但其实是在告诉他家里一切安好,不用牵挂太多。

彭春秀是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的语文老师,虽然她自己教学工作也很忙,但家里的大小事务从来没让丈夫操过心。2017 年 7 月丈夫援藏时,她把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带到自己学校读书,母女俩早出晚归、两点一线,过着忙绿而规律的生活。

▲朱金龙在藏区走访。

2019 年 5 月儿子出生后,朱金龙回家陪护了 20 多天就返回西藏上班了。婆婆因为放不下老家其他家务事也回去了,家在广西柳州的彭春秀妹妹带着一岁多的小孩上门 " 助阵 ",从此开启了 " 二拖三 " 的模式。按照小姨子说法,帮姐姐也是支持姐夫的援藏工作,她会一直坚持到姐夫从西藏回来时。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距离深圳 5000 多公里,比北京时差少两个多小时,每当彭春秀把孩子安顿好,再与丈夫聊家常时,他那边的天还亮着,有时还在消防大队开会,或者在外面忙活。当地平均海拔 4580 米,加上各种条件受限,视频聊天经常卡顿或断线,通电话时也会听到 " 吱吱喳喳 " 的杂声。所以只要知道朱金龙在忙着,彭春秀从不给他 " 占线 ",听到声音报个平安就行了。

缺氧不缺精神,来了就是西藏人

援藏不但要有雄心和勇气,还要接受多重考验和历练。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 46%,朱金龙对两年前初次进藏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也是他最为自豪的经历之一。

首先是组织层层选拔的考验,其次是路途的考验, 2017 年 7 月 11 日接到通知,匆忙捡起行李就走,来不及及与家人、同事小聚一场,路上体检、休整、转机、转车一共花了 8 天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南木林县消防大队。再次就是高原缺氧的考验,当时报到后却不能马上洗澡,同事告诉他万一伤风感冒会要命的,这是朱金龙刚进藏时没有意料到的。

朱金龙说:" 缺氧的问题逐渐适应下来了,但是始终不能剧烈运动。平时下乡工作,翻山越岭、爬高摸底,也有吃不消的时候。" 他表示,当年在深圳蛇口消防中队工作,虽然任务比较繁忙,但辖区面积也只有 20 多平方公里,走街窜巷都知道具体位置。

南木林县面积 8848 平方公里,管辖 1 镇 16 乡,为深圳全市面积的 4 倍。这里地广人稀,日常联络和工作协调都要花不少时间,靠车不能完全解决交通的难题," 跑腿 " 上山是工作途中的家常便饭。

南木林全县有 39 个文物古建筑,都是消防大队重点防护保卫的对象,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建筑情况和辖区环境,朱金龙集中利用三个月时间跑了一遍。有一天,朱金龙为了赶往距离县城 70 公里、海拔 5400 米的某寺庙,带着几位年轻的同事半走半爬,花了 6 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中途差点晕倒。

▲朱金龙在寺庙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两年来,朱金龙完成了 70 多次这样长途跋涉的 " 上山下乡 " 活动,为藏民开展了 90 多次消防安全现场宣讲工作。在 2018 年 "8 · 26" 洪水救援中,他绑住安全绳浸泡在洪流中,及时将被困吊车的一名司机救了出来。

" 类似的救援场面并不怕,担心的是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处置险情过程山上随时会有石块掉落。" 对于参加和指挥过 3000 多起灭火和救援任务的朱金龙而言,面对日喀则这样的工作环境,救援中的安全防护则要更加注意。

承担时代寄托,珍惜援藏的每个日子

据了解,朱金龙于 2002 年入伍当消防兵,军校毕业提干,2018 年 10 月原公安消防部队集体改制转隶后,援藏期间的他与战友们成为了新时代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员。从繁华都市到边疆地区,从现役消防军人到消防队伍指挥员,朱金龙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更离不开组织的坚强后盾。

三年不长,只争朝夕。朱金龙是一个有心人,在忙活日常的具体工作和事务中,他还专门学习了解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情况,把和藏民交流的点点滴滴整理成生活笔记,用手机随手记录当地美丽的山川、河流和湖泊美景。

实现三年的援藏梦,除了传播深圳正能量,完成好消防大队的工作任务,还要提升西藏真情怀,带着援藏 " 宝典 " 回来。深圳市消防支队的战友同事,也经常在群里 "@" 朱金龙,要他分享西藏美景和工作故事。同时,组织对朱金龙本人和其家庭,也始终关注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慰问。

▲朱金龙在为寺院僧人进行消防培训。

彭春秀回忆,朱金龙进藏后第一个八一节,单位专门为他们一家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慰问。她和女儿、丈夫分别在南山区消防大队、南木林县消防大队的视频会议室,与双方单位的战友同事一起欢庆 " 八一 "。第一个春节,彭春秀带着 8 岁的女儿辗转近 66 个小时,一家人第一次在西藏团圆。平时各种节假日,市、区两级消防的同事也会经常到家里慰问,为朱金龙和其一家加油鼓劲。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对于彭春秀来说,牵挂思念丈夫之余,看到一对健康乖巧的儿女,她认为付出再多也值得。对于朱金龙而言,援藏时间还有不到一年,他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西藏消防留业绩,为广东消防添光彩。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敖卓谦

相关标签

金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