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严君臣)" 星星和火炬照亮我们的心灵,灿烂的光芒点燃美好的憧憬,金色的少年唱响春天的歌谣,把深深的祝福献给祖国母亲 ……" 金秋十月、金色少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 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 70 周年,10 月 13 日建队日," 在祖国的怀抱里歌唱 " ——第九届 " 童声里的中国 " 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分享会在南通市通州区隆重举行。
童声里,梦想飞扬。第九届 " 童声里的中国 " 少儿歌谣创作大赛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主办。本次大赛以 " 新时代、新少年、新歌谣 " 为主题,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广泛开展童谣和校园歌曲创作、征集、评选、展示活动,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激发新时代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感,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活动自今年 1 月份启动以来,共征集作品 7 万余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初评、复评和终评,共评选出学生组、成人组获奖童谣各 100 首,最佳校园歌曲 14 首以及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奖若干。
分享会在歌舞《母亲是中华》、鼓乐行进表演《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拉开序幕。整个活动分 " 雄伟大中华 "" 富裕新家园 "" 幸福好日子 "" 阳光美少年 " 四个篇章,通过视频、朗诵、歌舞、合唱、互动等多种形式,生动诠释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一首首简洁明快、生动活泼、朗朗上口、旋律动听的童谣和校园歌曲,相融相彰、异彩纷呈,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
△最佳校园歌曲歌舞展示《母亲是中华》
△鼓乐行进表演《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最佳校园歌曲展示《美了,童声里的中国》
△获奖童谣展示《献给祖国》
△获奖童谣展示《港珠澳通大桥》
△获奖童谣展示《点点红》
△最佳校园歌曲展示《美丽新起点》
来自甘肃天水的乡村教师魏宗的《四季封面》获得了本次大赛童谣成人组一等奖,采访中他说道:" 我一直坚持给孩子们写童谣童诗,已经创作了一千多首作品,时时享受着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处处捕捉着孩子们的生活诗意。"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小的易依晨的《换牙》也获得了童谣学生组一等奖,她在现场讲述了自己换牙的有趣故事。
本届大赛征集的众多作品,围绕追寻新中国 70 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用童谣和校园歌曲形式生动反映祖国的繁荣富强、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个人的幸福生活,如一带一路、港珠澳大桥、磁悬浮列车、垃圾分类等都进入作者视野。不少作品从 " 小 " 切口展现 " 大 " 意境,将宏大主题转为形象化表达,既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又表达了孩子们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分享会总编导李朝润表示,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比上届增加近 3 万件,有不少国内知名的童谣作者和词曲作家都有作品参评。同时,作品题材更加广泛,既有歌颂祖国的最新作品,也有述说岁月变迁、描绘小康美景、反映生态家园、礼赞社会文明、记录学习进步、折射精准扶贫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体现童心童趣、富有时代感,是近两年来全国少年童谣与少儿歌曲创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美育教育成果的一种规模展示,更是以最美的童声对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中国少先队建队 70 年的由衷礼赞!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对记者表示,优秀作品分享会美轮美奂且充满童真童趣," 童声里的中国 "2006 年起源于南通通州,目前已经开展九届。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13 年来,活动内涵不断充实、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少儿文化活动中是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在参与中放飞梦想、自由翱翔,活动非常有意义,江苏这种坚持坚守非常值得肯定。他也呼吁更多的文艺家写出更多孩子们喜爱的少儿文艺作品。
为加强优秀作品推广,大赛还汇编出版了《新时代新少年新歌谣——第九届 " 童声里的中国 " 少儿歌谣优秀作品集》,推出最佳校园歌曲网络音频,并利用 " 两微一端 " 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省文明办负责同志表示,充分发挥美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让青少年在美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我省已经形成了 " 童声里的中国 "" 童心里的诗篇 "" 童真里的色彩 "" 童话里的世界 " 等 " 童 " 字系列美育活动品牌。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立足儿童视角,贴近儿童生活,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诗歌、童谣、歌曲、儿童画、儿童故事等艺术形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中健康成长。
据悉,分享会实况录像将于 10 月中下旬在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优漫卡通卫视播出。主办方还将组织广大中小学校开展优秀获奖作品诵读传唱、展演展播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涵育文明。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