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14
深晚报道 | 深圳百仕达皮影艺术团赴京参演 捧回“最佳创新表演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9 日, 全国民间皮影大汇演暨首届中国皮影文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次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与会皮影戏传承艺术家最多,演出作品最为丰盛的一次活动。

该活动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承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

活动以 " 献礼新中国 70 华诞,攀登影戏新高峰 " 为主题,邀请了全国 18 支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优秀皮影艺术院团进京,来自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 300 余名皮影艺术家、非遗保护专家、学者等出席。

深圳百仕达皮影艺术团作为传承创新的皮影戏代表,受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和大会组委会的特别邀请,在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翠竹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带着深圳皮影改革创新的成果参加了活动。

在活动的节目展演和精品展示环节,深圳皮影展示了新派皮影的魅力。

百仕达皮影艺术团成立十三年来创作了几十部新派皮影戏,取材于成语典故的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狼来了》《鹬蚌相争》,反映革命英雄主义的《小萝卜头的梦》《东江纵队传奇》,环保题材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抗战剧《二小放牛娃》。

这些作品在皮影团领军人常才智的改编下,主题鲜明,立意深刻,通俗易懂,人物生动。

在音乐上更是独树一帜,所选音乐琅琅上口,配乐精益求精,特技制作一丝不苟,经常音乐一出,观众就开始进入状态。在道具和布景上,也不搞 " 大洋全 ",而是根据社区、学校实际设计舞美,布景生动鲜艳,道具灵动逼真。

可以说,百仕达皮影艺术团秉承深圳改革开放的基因,通过传承吸取湘派和其他著名流派皮影的优秀成果,独创出了深圳新派皮影。

最终,百仕达皮影艺术团在展演中获得大会颁发的 " 最佳创新表演奖 " 和 " 最佳操纵奖 "。

这次还举办了研讨会,系中国皮影界最大规模,最多权威,最多课题,最多成果发布的学术盛会。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作了主旨演讲,特别对皮影的传承创新作了阐述,对深圳的皮影艺术创新探索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会上,常才智代表深圳皮影登台发言,除了介绍皮影创新发展的成就,还特别介绍了皮影团十几年如一日的送戏到学校社区,帮助学校社区培养皮影演出骨干、制作道具、创作节目的经验。

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魏力群教授说,深圳皮影发展壮大,在社区学校这样受欢迎,常才智和皮影团艺术家们功不可没,这也是新时代皮影的主要发展方向。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 马志 文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