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但凡是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小说,都难逃作家是在 " 写自己 " 嫌疑。所以《他乡》出版后,付秀莹总是遭遇这样的疑问—— " 翟小梨 " 是你吗?对此,付秀莹说," 很多人认为是我,我有时候也觉得翟小梨就是我,也有很多人说翟小梨就是他。今天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从翟小梨身上辨认出自己。"
10 月 13 日,著名作家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新书分享会在南京举行。付秀莹和江苏省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以及著名评论家何平进行了一场主题为 " 我不是翟小梨 " 的对谈。
《他乡》
付秀莹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 年 8 月
一代人的成长经验
《他乡》的女主人公翟小梨,来自一个叫做芳村的农村,凭借天资和勤奋,不断成长前行。从乡村前往省会,又从省会来到首都,她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辗转,在命运的壁垒面前,跌跌撞撞,满怀伤痕。最终,她完成了个人的精神成长,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为何书名叫 " 他乡 "?付秀莹说,这个书名如同一个寓言,不仅指地理意义上的他乡,同时也象征精神意义上的他乡。从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身在 " 他乡 "。
" 梦里不知身是客。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慨叹,大约也是我们共同的慨叹。至于如你如我,还有现代女性如翟小梨们,现代男性如老管、郑大官人们,在他乡都必将经历很多,精神的冲刷、内心的动荡,灵魂的颠沛流离和辗转难安。这是人在他乡的命运。在急剧变化的大时代语境之下,这种命运感更加凸显更加强烈。"
" 翟小梨这个人物,她的个体经验可以说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长经验,是典型的中国经验中最典型的一部分,有着复杂丰富的时代经验的投射在里面。从故乡到他乡,在城市这个庞大的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打拼,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翟小梨身上辨认出自己,指认出重叠的情感体验,比如,悠然心会的微笑,遍体鳞伤的身影,夜深人静时刻的悲伤暗涌,以及,几乎同时流下的滚烫的泪水。" 付秀莹说。
男人是女人的他乡
贾梦玮将这部小说看成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小说。
" 每个人都被抛入他乡。对乡村来说,城市是他乡;对女人来说,男人是他乡;对心灵来说,肉体是他乡。‘他乡’体现了人生的沉重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狰狞的面目。男女主人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成长模式,女主人公是积极向上的,与社会结成紧密关系的,而男主人公属于失败者,但内心保持了自我。所以,对我们来说,成长可能就是堕落,得到可能就是失去,原乡的纯正的东西,在他乡最终是要被破坏的。" 贾梦玮说,从这个角度衡量,付秀莹的《他乡》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它以巨大的叙事耐心、细腻的文学笔触、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体贴入微,入心入骨,勾勒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地形图,写出了社会转型期新的中国经验。
对女性而言,要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寻找 " 他乡 ",更为艰难。贾梦玮说,不管男女,成长过程中都存在一个 " 异性环境 "。小说中,翟小梨的公公、丈夫、老管、郑大官人、章大谋等人构成了翟小梨的 " 异性环境 ",翟小梨在这个环境中,从女儿成长为妻子、母亲,甚至是情人。" 这个环境既是诱惑,也是陷阱;既是依靠,也可能是攫取。" 从他以往的阅读经验来看,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常常是 " 坍塌 " 的," 苍白的、软弱的、猥琐的、不忠的 ",但付秀莹的小说 " 给男人留了面子 ",体现了性别之间难得的包容和理解。
付秀莹
当代作家,《长篇小说选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陌上》《他乡》,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朱颜记》《花好月圆》《锦绣》《无衣令》《夜妆》《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六月半》等多部。曾获首届小说选刊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五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被收入多种选刊、选本、年鉴及排行榜,部分作品译介到海外。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