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 文 徐洋 / 摄)秦淮花灯、姑苏刺绣、扬州玉器、东海水晶、常州梳篦 ……10 月 15 日下午,第四届澳门国际文化艺术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在澳门金光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一大波文化艺术品和非遗展品在展会上惊艳亮相。来自江苏的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匠心别具,现场既准备有静态展览、舞台演出,又有非遗技艺的精彩展演,向澳门市民和游客生动地展示了江苏瑰丽多彩的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
非遗传人飞针走线做苏绣,向澳门民众展示不一样的 " 江苏魅力 "
" 这组花灯真漂亮,能帮我拍张照片么?"10 月 15 下午 2 点,在澳门金光会展中心 E 馆门口对面,一位游客站在名为《红楼梦》的灯组前,让现代快报记者帮忙拍照留念。这组花灯选取了多位《红楼梦》中的人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特别是众多人物的造型、服装都很讲究、别致。这位游客表示,从没见过这么精致的花灯,真是大开眼界。
在姑苏展区,苏绣非遗传承人卢建英正在绣架前飞针走线,她在绣的作品是一只小猫,猫咪栩栩如生,身上的毛发灵动、柔和。" 我出生于刺绣世家,祖母、母亲都是资深绣娘,这幅作品也是我跟母亲合作的,绣了四个月,已经快完工了。" 卢建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第一次来到澳门参展,很多澳门市民、游客看到她的作品后,都惊叹万分。" 我也很荣幸,希望通过展会让澳门民众领略苏绣的魅力、了解江苏的传统文化。"
同样让观众们大开眼界的,还有苏州的缂丝非遗传人蔡霞明,她正在展示传统的缂丝工艺,作品上是唐朝传统宝香花纹样。" 古人说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点不假哦!" 蔡霞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缂丝加工复杂费时,她每天只能做 1 厘米的长度。" 现在政府对非遗技艺非常支持,我们也希望做更多推广,让缂丝能走进生活。" 她指着展台上的展品说,之前缂丝是皇室专用,现在他们研发了手提包、香囊、挂饰等,真正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
展区内几组时尚的旗袍造型,吸引了不少女观众的目光。" 我觉得以后结婚就可以穿旗袍,比西式婚纱漂亮多了!" 一位女观众和同伴谈论起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几件旗袍都是刚参加完上海时装周的走秀款,惊艳、别致,简直是 " 将诗词意蕴穿在身上 "。
昆曲曼妙、古琴悠悠,他们把 " 江南 " 搬到了会场
"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 伴着昆曲《惊梦》的唱词,两位昆曲演员甩起水袖出场,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引得现场观众们拍个不停。
这方刚唱罢,那边古琴声悠悠而起。吴门琴派第四代传人吴明涛正在演奏《梅花三弄》,琴声优雅,韵味无穷。" 古琴之前是不为大众所知的,申遗成功后,古琴艺术才有了新的发展。" 吴明涛表示,他希望借此机会,把传统古琴艺术展示给澳门民众和游客。" 希望在澳门民众心中种下一颗非遗的种子,然后静待它生根发芽。" 吴明涛说,这样才能真正让非遗和传统文化不断发展。
在展馆内,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苏中、姑苏的展区布置得格外精致,除了各种有着江南特色的展品外,白墙青瓦的装扮很让人赏心悦目,瞬间感觉来到了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有观众称这简直是把 " 江南 " 搬到了展会现场。
" 我真的觉得展品都好新奇,见到每一件都要拍照。" 加拿大籍华人汤女士与先生也来到展会现场参观,她说在国外生活了四十多年,很少能接触到这么多传统艺术和非遗项目,觉得非常新奇、非常震撼。" 我希望有机会能把一些传统艺术带到国外去,让世界上更多人认识。"
1500 多件艺术精品亮相,展现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对话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会现场 260 名艺术家带来了 1500 多件艺术精品,覆盖多个文化艺术门类,包括国画、版画、核雕、刺绣、水晶、陶瓷、紫砂、宋锦、影视、版权、玻璃、剪纸、文创产品等,涉及 200 家企业、300 个展位,展出面积近 8000 平方米。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本次展会是长三角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的牵手,也是江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一次对话。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 10 场专业论坛,包括传承与发展—中国华夏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大湾区时代下的澳门多元发展论坛等,还有多场大湾区采购商对接会、晚宴、表演等配套活动,提升展示与交易的水平,助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据悉,展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江苏省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联合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支持、领鹰国际展览、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商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将持续到 10 月 18 日。
( 编辑 高淼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