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 文 徐洋 / 摄)如何把握住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脉络?怎样建立地区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合作机制?10 月 15 日,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与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指导的 " 传承与保护——中国华夏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 " 在澳门成功举办。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国际文化多样性保护 " 澳门共识》在论坛期间正式发布,这为未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可能的发展方向与具体的指导意义。
该论坛是第四届澳门国际文化艺术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的重要环节。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文化多样性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赋能新型文化生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社会各界精英与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希望通过把握住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脉络,使文化遗产与当下社会产生更紧密联系,从而更加深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中。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研究中心代主任朱寿桐通过探寻中国文化自信与澳门多元文化格局的相互关系,传达出澳门多元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息息相关。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指出,全球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更要在文明互鉴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贯彻文化多样性表达的宗旨,激发全社会文化艺术的创新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据悉,本次论坛在澳门举办,也是因应了现阶段澳门文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被赋予 " 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 的发展定位,结合建设 " 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澳门在面向共建 " 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大国家战略中,所担当的平台和角色作用正愈加显现。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