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文 / 摄)2018 年 6 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检查了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情况,备受市民关注。现在这里的情况如何了?10 月 16 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走访了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目前,保护区内的违规建设已彻底拆除,7000 多亩江滩湿地也恢复了最初的美丽 " 素颜 "。为长效管护,镇江已建立江豚保护 " 立体网 ",让更多 " 微笑天使 " 在这里安家。
" 大江风云 " 曾被多次曝光,竟和江豚 " 抢 " 生活区
长江镇江段一直是白鳍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比较频繁的水域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开辟为长江主航道的长江干流保护区,是长江下游少有的重要生态走廊。
然而,2016 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时发现,在镇江长江保护红线区域内存在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并制定明确整改方案。但在 2018 年 " 回头看 " 中,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违规建设,不仅没有清退,甚至进一步加大了开发强度。现代快报也曾深入探访并报道过镇江 " 大江风云 " 影视实景园与江豚 " 抢 " 生活区的情况,让广大关心长江、关心江豚的朋友感到揪心。
10 月 16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镇江豚类保护区。秋高气爽,保护区内的江滩湿地野趣盎然,成片的水鸟在天空翱翔,在水面留下淡淡的剪影,大自然的美丽在这里尽显。
镇江市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兵介绍,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整改,目前,保护区内所有违法违规问题已彻底整改清理到位。7000 多亩江滩湿地全部停止并退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活动," 大江风云 " 项目全部拆除到位。" 现在保护区禁止进入,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干扰,经过‘自我修复’,保护区已完全回归当初的原生态状态,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鸟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陈兵说。
△保护区整改前后对比展板
建立江豚保护 " 立体网 ",让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延续
为保护好江豚,让生物多样性在长江镇江段延续,2018 年 10 月,镇江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时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等保护区管理设施,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核实能力,建立水陆空立体监测网络。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玉华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持续开展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等生物资源监测和水域生态监控。从 2002 年开始,持续 17 年同步实施渔业资源放流和长江禁渔期制度,累计放流各类苗种 1.6 亿尾。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和禁渔期执法管理,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下一步,镇江将继续加大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清理长江干流岸线项目,为岸线利用和沿江产业发展腾出容量、留出空间;科学划定珍稀生物、重要湿地、水源地等 9 类岸线资源重点保护区域和红线范围,确保到 2020 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60%。重点围绕沿江 293 公里自然岸线,因地制宜开展两岸造林绿化、湿地修复,整体提升沿江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还了解到,此前曝光的镇江江南化工草甘膦母液厂外储存及茂源化工环境污染问题,均已整改到位。2019 年年底前,镇江将再关停一批化工生产企业,全市化工生产企业进区入园率达 60%。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