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9 日下午,福田区第二届 " 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 " 暨 " 福田围村风情季 " 系列活动在下沙文化广场盛大启幕。福田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亮相活动现场,更有非遗集市和非遗灯谜会让市民亲身体验到非遗传统文化,精彩的展演和零距离的互动体验,吸引了上千名市民群众参与。
非遗展演以绚烂之姿盛开
伴随着强烈的锣鼓点,传统舞狮表演为展演拉开了帷幕,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客家妹弹起客家特有的梅花琴,唱起客家山歌宛转悠扬,带领着人们走进了 " 忠义勤俭、诗书传家、耕读尚武 " 的客家文化;现场展示的唐卡作品曾经在联合国展示,绘制流程繁琐精细,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儿童京剧选段铿锵有力,唱出了国粹的深厚悠远;奇妙的魔术表演引发惊呼连连;杂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赢得了掌声阵阵。
在非遗 · 造型特色大戏台,客家山歌对唱、围村风情季 logo 发布、京剧选段、杂技、魔术等节目精彩纷呈。在非遗 · 缤纷创意市集,设置了脸谱、剪纸、扇画、糖画、中国结、捏面人、风车等多个摊位,市民群众可以近距离观赏,还可以亲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工艺。在非遗 · 妙趣横生灯谜会,大家积极踊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遨游在奥妙无穷的非遗灯谜的海洋里。非遗 · 经典立体图鉴展览区,生动翔实地介绍了福田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令在场市民流连忘返。
多元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福田区第二届 " 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 " 暨 " 福田围村风情季 " 系列活动还设置了 3 个分会场,多元展示非遗保护成果。鼓舞《节气令鼓》、皮影《三打白骨精》、杂技《柔术》、舞蹈《水绣舞》、魔术《五彩戏法》、非遗口技《森林之春》、杂技《高空顶碗》和变脸《川剧变脸》等非遗文化节目,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
近年来,福田区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开展形式多元的非遗相关展、演、雅集、讲座等活动,集中宣传和展示福田区近年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市民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非遗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探索非遗保护新途径,助力福田文化高地建设和 " 四大中心 " 打造。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