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0-23
深晚报道|“双11”要来了,快递涨价合理吗?专家:涨价需与服务质量对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双 11" 还未到,快递价格战似乎已经拉开了序幕。近日,中通、圆通相继发布消息称,11 月 11 日起将上调快递费用。一时间," 快递涨价 " 引发市民关注。

连日来,深晚记者走访中通、圆通快递公司网点获悉, 11 月 11 日起,部分快递公司网点终端寄件价格将上涨。韵达、申通、百世快递、顺丰、EMS 方面则表示,尚未收到调价通知。业内专家向深晚记者表示,申通、韵达、百世等快递或将在 " 双 11" 来临前陆续涨价。快递价格上涨的同时,快递公司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升服务质量。

▲一名快递员正在整理快递。

深圳部分网点寄件价格每单或上涨1

近日,中通快递在快递物流企业中率先涨价,宣布 11 月 11 日起上调快递费用。随后,圆通也发布调整派费通知。

为什么在 " 双 11" 前,调整快递价格?中通方面回应称,快递行业进入旺季,全行业将面临空前压力和严峻挑战。中通上调快递费用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持高峰期间快递物流服务品质和客户的满意度,应对旺季场地、运输、用工等费用的上涨。

连日来,深晚记者走访中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网点获悉,11 月 11 日起,部分快递公司网点的寄件价格每单或上涨 1 元。不过,消费者终端寄件费主要取决于派件网点的实际情况。

10 月 21 日,福田区中通快递公司一家网点工作人员向深晚记者表示,由于网点属于加盟制,基层快递网点可以在总部要求范围内自主定价,各个网点价格可能出现不相同情况。平日里,该网点每天寄送快件约 400 单,以往 " 双 11" 期间的寄送量约是平时的 3 倍。为了维持成本支出,11 月 11 日起,该网点终端的寄件价格或将上涨 1 元。

记者调查发现,人力成本攀升、纸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是 " 快递涨价 " 的原因。龙华区圆通快递公司一家网点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 " 双 11" 期间因纸箱厂原料失控,包装材料价格猛涨,导致快递大号纸箱需加收 2 元。

"快递涨价 " 是否合理引市民热议

快递行业即将进入旺季," 快递涨价 " 引发市民热议。深晚记者梳理发现,这并不是快递公司近些年来第一次涨价。去年 " 双 11" 旺季来临前,中通、韵达、圆通先后宣布调价,不少快递公司网点调整深圳到上海地区的快递寄件价格,每单约上涨 0.5 元至 2 元。而早在 2015 年,圆通、中通、申通等主要加盟制快递公司,都曾下发内部通知,将派送费最低标准上调至 2 元 / 件。

" 快递涨价 " 是否合理?深晚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认为," 双 11" 期间快递量激增,各项成本也随之上升,快递价格上涨在情理之中。不过,涨价的前提是服务要跟上。

" 每年‘双 11 ’快递发货都很慢,快递经常有破损的情况。" 市民黄先生说,去年 " 双 11" 期间,部分快递员没有事先联系收件人,就直接将快递投放到快递柜。" 快递涨价 " 背后的配套服务难以跟上。

市民陈女士则向深晚记者表示,她是一名电商,自家产品平均日销量为 80 余件,如果每件快递涨 0.5 元,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但对像自己这样的电商来说涨幅却很明显。

专家呼吁完善配套措施提升网点服务质量

快递价格上涨是否合理?快递价格上涨的同时,又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成为当前快递行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向深晚记者表示,快递价格上涨是否合理需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行业发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 " 双 11" 期间,如果快递包裹量暴涨,快递企业需要加大成本投入运营,那么适当的涨价可以理解。不过," 快递涨价 " 需与服务质量形成对等。

蒙慧欣认为, 快递公司应保证更稳定的服务质量,并提升各环节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如结合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有序的 " 流水线 " 式工作模式、增加配送队伍,提高物流配送时效等。

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季节性的 " 快递涨价 " 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供需调节。受快递量激增影响," 双 11" 涨价可以起到 " 杠杆 " 作用。他认为,快递价格的调整将是未来三到五年的趋势,而最终还是会由消费者买单。赵小敏建议,快递公司在明确上涨派送费的同时,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升网点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快递服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产业链、网络结构、快递公司等各个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赵小敏说。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相关标签

双11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