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知沉沦的编年史》堪称《搁浅的心灵》的姊妹篇,它既是紧紧围绕《搁浅的心灵》展开的评述,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线索。
本书作者林国华是国内知名西方政治哲学学者,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 " 社会思想委员会 " 攻读西方古典政治学、法哲学、国际法理论。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 海国图志系列丛书 " 主创。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一书原是与马克 · 里拉有着多年师友之谊的政治哲学学者林国华应里拉之邀为《搁浅的心灵》中文版所作之序。最终,林国华在与里拉一章一章的思想对勘中将对灵知主义的解释发展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交出了一部约 10 万字的长序,比里拉的正文还要多两万字。它已然超越了与马克 · 里拉的互文关系,开辟出独具一格的思想史脉络。
作为一种 " 心灵结构 " 的灵知主义始终参与并深刻影响着西方思想史的进程,西方学界也早有学者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和阐释,但在国内学界,灵知主义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在《灵知沉沦的编年史》一书中,林国华对《搁浅的心灵》中涉及的思想家们陶伯斯、巴迪欧、罗森茨威格、沃格林、施特劳斯的思想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卓见的考察。
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林国华还勾勒出了一幅以希腊理性传统为骨干的欧洲灵知传统在西方思想史上进行复杂互动的图景。阅读此书,也能够使我们对西方思想史有一个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评论说,林国华揭示了灵知沉沦的千年谱系,及其惊心动魄又错综复杂的现代政治面目,因而超越了与马克 · 里拉的互文关系,开辟出独具一格的思想史脉络。这是一部短小的大书,出自一位深思博学却惜墨如金的学者。他罕见的学识、精微的洞见以及典雅而锐利的文风,令人激赏或引人激辩,却从未让人失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认为,里拉有灵魂透视术,否则没可能看出灵魂是否 " 搁浅 "。通过梳理沉沦灵知谱系,林国华绘出了里拉的灵魂颜色。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马克 • 里拉 < 搁浅的心灵 > 评述》
林国华 著
商务印书馆 2019 年 6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