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10 月 24 日至 25 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25 日下午,会议在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全市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的报告》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对全市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会上针对一些易发多发投诉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南京将推进 " 三年行动计划 ",力求实现全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显著提升。
△专题询问现场
问诉讼:" 能调就调、该裁则裁 ",新收案件量呈下降趋势
全市法院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孙道林在现场介绍,全市法院在街镇村社和综治网格设立审务工作站、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依托人民法庭打造纠纷化解前沿阵地;推动 " 无讼村居(社区)" 创建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今年 1 — 9 月,高淳、溧水、江宁法院新收案件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高淳法院的降幅达到 18.0%。
△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
孙道林告诉委员们,他们还组建 " 调裁复合 " 团队,建立 " 系统化分流、标准化速裁 " 的工作模式," 能调就调、该裁则裁 "。今年 1 — 9 月,各类行业调解机构参与调解 12488 件次,调解成功率近 65%。物业纠纷、保险纠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案件收案数量明显下降。
问机制:推进 " 公调对接 ",年均化解纠纷 3 万件
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讼解决方式,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对此向市司法局提出了问题:南京市在积极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做好新时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面,成效如何?
南京市司法局局长黄永祥介绍,通过组织人民调解员集中开展系列调解活动,聚焦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交通、环保、化工等社会热点难点领域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2018 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首次突破 10 万件,人民调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加强衔接配合、推动建立健全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黄永祥介绍,他们建立完善了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与法院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相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等非诉讼形式有机衔接。通过推进 " 公调对接 " 工作,年均化解纠纷 3 万件。
问重点:推进 " 三年行动计划 ",遏制物业管理纠纷高发态势
近年来,物业管理相关的矛盾投诉居高不下,物业管理纠纷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目前在物业管理服务和业主自治活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南京在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活动中做了哪些工作?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郁宗友向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问出了百姓的心声。
△应询的相关部门负责人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局长郭宏定现场应询:近年来,针对物业管理的诉求量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问题主要集中在 " 业主自治活动监管难 "" 物业服务质量提升难 "" 项目交接存在问题 " 等。下一步,郭宏定介绍,将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规范引导市场四项工作,通过 " 三年行动计划 ",力求实现全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显著提升。
当前,涉及劳动人事和劳动保障方面的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事关相关群体个体的切身利益,化解处置难度大。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锦荣便就 " 如何更有效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 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问。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江涛回答说,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方面,市政府通过构建 " 三横三竖 " 调解组织网络,即市、区、基层三级劳动争议调处组织的 " 三横 ",劳动争议专业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的 " 三竖 ",完善了以街镇基层调解为主,企业、行业等为辅,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体系,实现了 " 共建共治共享 "。
通讯员 肖利民 嵇东方 潘晶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苏宁
(朱占立 摄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