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座谈会 " 在深圳南山区举行。来自司法部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机关、多家仲裁机构、调解机构、律师和研究机构等 160 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 " 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平台建设,共商法治化营商环境 " 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上,全国首个具备 " 域外法律查明 + 国际商事调解 " 双职能的调解中心揭牌成立。
▲第二届 "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座谈会 " 在深圳举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有关投资纠纷和商事争议将会越来越多,这为商事调解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为此,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局长罗厚如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商事调解组织和平台建设,积极开展跨国(境)商事争端的调解,打造国际商事调解品牌,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二是研究规范大湾区商事调解员资质、准入标准和商事调解程序规则,将具有法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吸纳到调解员队伍和调解专家库中,为大湾区商事调解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三是粤港澳具有 " 一国两制三法域 " 的特点,在调解方面各具特色,希望粤港澳三地加强交流合作,在商事调解宣传、调解员培训、调解理论和实务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商事调解规则的制定和国际商事调解实践,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商事调解,讲好中国调解故事,全面提升中国调解形象。
▲座谈中,各实务专家展开分享和讨论。
" 法治是深圳的鲜明特质,调解是深圳法治的重要品牌 ",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指出,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 双区驱动 " 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率先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频频发力,面向全球对标一流,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联动港澳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争议解决高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悉,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是全国首个域外法律查明平台,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 " 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 " 商事调解 " 职能,率先在全国探索 " 域外法律查明 + 国际商事调解 " 的全新模式。该中心首批聘请调解员有 55 人,他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与会嘉宾就 " 调解平台建设与展望 " 和 " 大湾区调解机构的协同发展 " 两个话题展开探讨。当天下午的实务座谈中,蓝海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叶渌与各界实务专家就调解的东方经验、国际发展与国内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分享。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内容开放务实、智慧交融,取得丰硕成果。此次座谈会由广东省司法厅主办,深圳市司法局和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承办,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局、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协办。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