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宫照峰 记者 林清智)买房过程中留下了电话,紧接着就会接到许多楼盘的推销电话;在一家培训机构咨询过后,过几天就会接到其它培训机构的电话 …… 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个人电话是如何泄露出去的?10 月 29 日,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通报的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给出了答案。
△ 警方在全国各地抓了大量犯罪嫌疑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地警方在 " 净网 2019" 专项行动中,经过约一年的努力,侦破了这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斩断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源头 8 处,涉及公民个人信息 2000 余万条,涉案金额达 400 余万元,抓获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业内鬼等相关犯罪嫌疑人 40 余人。
一条催债信息牵出数条侵犯个人信息的黑色链条
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副局长许星介绍,2018 年 8 月 10 日,宝塔路派出所接到一名 38 岁男子报案称,自己不停接到催债电话,但是该手机号并不是自己留存给小贷公司的联系号码,怀疑自己的手机号码被该小贷公司非法获取。
润州公安分局网安大队通过侦查发现,该小贷公司曾向一名罗姓男子购买过 80 余条手机号码信息,由此纵向深挖出数条以罗某为下游节点、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完整犯罪产业链。
为了将该产业链彻底铲除,润州公安分局向上级公安机关进行了汇报,并成立专案组对该案件进行侦办。公安部认为此案犯罪链条复杂、涉案人员多、涉案地域广、社会影响大,专门挂牌督办。
专案组经过近 13 个月的侦查,理清该黑色产业链的架构:个人信息由源头非法获取、上线层层倒卖,利用虚拟网络肆意出售,最终流向不法小额贷款、金融催收公司,不法分子从中牟取暴利。
现代快报记者从警方获悉,这些个人信息被以一条 2 元或者 3 元的价格从源头流出,然后逐渐加价倒卖,一般一条信息会经过 8 个层级的销售,买家拿着这些个人信息去批量推送广告或者行骗。
犯罪嫌疑人中有通讯运营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许星表示,这些黑色产业链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主要有 3 种:一是利用本身职务之便盗取信息,二是利用黑客技术侵入计算机系统并非法获取后台数据库内信息,三是通过上线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倒卖。
为了躲避追查和打击,犯罪嫌疑人在境内外主流即时通讯软件中,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交易,通过海量数据的掩盖来躲避公安机关侦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中,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主流通讯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这些内鬼成了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
其中,在深圳被抓的曾某在街道办从事计划生育工作,掌握着查询计生系统的资源。" 他手中有一个用户名密码,能够查到需要查询人物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庭成员。" 润州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刘翔介绍,和户籍信息相比,计生信息中留存的都是实际居住地、最常使用的电话号码等,所以犯罪嫌疑人觉得这类数据很有用。
此外,安徽人李某、童某是通讯公司客户经理,在办理宽带业务之余兼职,他们的查询量巨大,涉案金额达数百万;河北人刘某是通讯运营商内鬼,为了满足下线快速出单的要求,他花钱雇佣短工日结,增设 3 台内网电脑同时查询;广东人周某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利用工作便利,陆续非法收集并出售公民个人社保信息 1300 余条。
除了掌握信息的内鬼,还有不少人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方式,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中赚得盆满钵满。
△ 警方缴获的部分作案工具
湖北人谢某是圈内新贵,仅仅 10 天就能进账 30 万元。安徽人刘某被圈内人称为 " 大表姐 ",微信头像是个美女,没想到本人是个 " 抠脚大汉 ",他在网上将所有下线的名字备注为 " 某表弟 "。
北京海淀的曹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圈内却早已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一般的下线都会找他联系,认为他来得快、信息准、数据全。所以下线口口相传地叫‘三网通’,订单秒出。什么叫订单秒出?就是我把身份证号码、名字打包发给他,他通过上线通讯公司,然后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他需要的人的电话号码。" 刘翔说。
民警转战全国 50 余地市整链条摧毁犯罪网络
在侦办过程中,专案组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将目光聚焦于最初发掘的罗某之上的上游,不断溯源扩线追踪、顺藤深挖,前后陆续出差 40 余轮次,足迹遍布甘肃、湖北、辽宁、山西、山东等全国十余个省、50 余个地级市。
△ 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受伤
随着 8 月 12 日最后统一收网行动宣告大捷、40 多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归案,整条黑色产业链被彻底捣毁。其中,在民警抓捕谢某的过程中,谢某随身携带防身工具激烈反抗,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脱,民警奋不顾身与他搏斗并将他制服,脖子、手腕多处被划伤。
△ 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受伤
目前,该案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