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02
深晚报道|深圳今年新增2个青少年“健康礼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 日,第四届 " 健康中国 " 高峰论坛在深圳市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大会以 " 健康中国、深圳行动 " 为主题。记者获悉,通过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深圳居民 2018 年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24.27%,提前 2 年实现健康深圳行动计划目标。此外,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 81.25 岁,比 2009 年提高了近 3 岁;孕产妇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 5.30/10 万、2.22 ‰、1.60 ‰,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把好健康第一关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更全面

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深圳居民首要死因,占居民总死因构成的 80% 以上。慢性病可防可控,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政策和措施,将有效提升深圳居民的健康水平。

慢性病的疾病特点,决定了其防控是一个全流程的长期过程,需要个人、社康中心、综合医院一起行动,为此,深圳市通过 " 医防融合 " 方式,挥社康中心健康基层网的作用,组团多方力量 PK 健康第一杀手,实现慢性病管理全过程。

一方面,深圳通过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风险评估、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筛查和健康管理实现 " 防病 ",目前全市累计在社区和健康服务中心 572 个健康自助监测点,供市民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指标,同时配备膳食宝塔或挂图、BMI 转盘、控油壶、限盐勺等工具,实现家门口就能预防慢性病。

另一方面,在社康治病,患者和居民最大的烦恼就是,这社康和医院诊疗水平不一样。为此,深圳发挥基层医疗集团和 " 院办院管 " 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将优质资源下沉,使居民在社康中心就能得到和医院同质化的治疗。

在强基层的同时,在慢性病预防上,深圳也引入 " 国家队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建设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深圳;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推进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基地建设,围绕重大疾病防治攻关,完善公共卫生科研体系和创新机制。

通过把好健康第一关,自 2010 年后,全市高血压管理人数、血压控制率分别由 103218 名和 54.66% 上升至 2019 年的 311389 名和 68.42%;糖尿病相应指标分别由 34308 名和 50.36% 上升至 2019 年的 121543 名和 66.88%。

▲慢性病管理

免费查近视查脊柱侧弯

青少年健康大礼包更" 有料 "

在加强慢性病管理的同时,在青少年健康上,深圳在二年级小学生免费窝沟封闭项目、适龄儿童水痘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基础上,今年新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免费筛查 2 项民生实事,让 " 祖国花朵 " 更健康。

据 2018 年深圳市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 岁乳牙患龋率超过 70%,12 岁恒牙患龋率超过 39%。为此,深圳开展二年级小学生免费窝沟封闭,为孩子的牙齿穿上 " 防护服 ",全市 101 家定点医疗机构,将为全市 651 所小学提供服务,2018 年全市 8.2 万名二年级小学生享受到了免费窝沟封闭服务,医生共封闭了 28.4 万颗牙齿,同比增长 2.9 万颗牙,增长率约为 11.4%。

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深圳市、区 47 家医院共同成立了 "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联盟医院 "。今年 9 月 1 日起,各医院组成的近视筛查队将主动走进校园开展 " 深圳市儿童青少年免费视力筛查服务项目 ",全面覆盖全市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该项目计划用 3 年的时间,连续为全市约 156 万名 5-18 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免费的视力筛查,并建立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档案。

此外,在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免费筛查上,深圳也免费对全市 10 — 17 岁的青少年提供脊柱侧弯筛查服务。筛查完成后,还将为孩子们建立脊柱健康电子档案,连续、系统地记录年度筛查及就诊随访情况,向疑似侧弯的学生发放《家长告知书》。截至 2019 年 7 月,深圳总共筛查学校 1174 所次,总筛查人数达 100 万人次,发单人数约为 5 万人次。目前,筛查出脊柱侧弯阳性患病率约 5.7%。项目有望逐年降低深圳市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生率。

▲脊柱侧弯筛查

激活" 健康细胞 "

深圳试点健康社区建设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在深圳,通过推进 " 健康细胞 " 示范工程建设,实现 " 我的健康我做主 "。

近年来,深圳在宝安、龙华、福田等区试点,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牵头,成立健康社区工作行动委员会,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等建设,宝安区兴围社区就是一个典型。

地区偏远,基础设施不发达 ……" 看病难 " 一直是困扰着四万兴围居民的大问题。兴围社区首创由社区党委牵头搭台,探索出 " 党委搭台、专业下沉、全民共享 " 的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全新模式。

" 兴围成立了全市首个社区全民健康委员会,将卫生健康工作真正落到社区,送到每个居民身边。" 福永街道党工委委员、兴围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赵肇韬表示,不同于以往仅由社康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单打独斗,兴围社区的卫生健康工作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坛现场

通过全民健康委员会统筹社区医疗卫生、企业、物业、学校等单位,兴围社区有计划地开展每个时期的社区重点卫健工作。如今,兴围社区健康服务已实现 " 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 ",仅 2018 年,该社区共开展健康项目 19 个、活动 81 场,参与居民约 12000 人次。

此外,作为全市首个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区域,龙华区建成全市首家市民健康体验馆,通过 VR 眼镜等互动体验方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龙华区也率先在国内实施健苗行动计划,打造生命早期 2000 天健康促进新模式,自主编印国内首本以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与促进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健康读本》,累计向 13 万在园儿童免费发放。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责任编辑 徐再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