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9 日上午,由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承办的 " 烟霞寄兴——清代至民国北京名家山水画展 " 在南山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 " 画脉源流、精研古法、传统出新 " 三个部分组成,共展出来自首都博物馆的 90 件(组)清代至民国的山水画作品,汇集了清初 " 四王 "、溥心畲、张大千、齐白石、李苦禅等数十位传统绘画大家巨匠。
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任艳峰,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首都博物馆东馆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宇,国内合作与民族考古研究部副主任张贵余出席了本次开幕仪式。
任艳峰在致辞中介绍,首都博物馆作为与南山博物馆进行长期战略性合作的三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自去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原则,推动着博物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此次展览也是落实双方协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他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强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不断拓宽并深化合作的领域,持续推进双方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在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上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将南山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大馆大院在南方的重要展览基地、研究阵地和合作伙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对展出的画作进行了背景介绍。清代至民国的三百年间,中国社会从繁荣稳定走向衰落巨变,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西方的科学精神、艺术思潮也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之下,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懈的探索,北京画坛山水画创作呈现出新的风貌。在此基础上,新中国山水画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生机。" 我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举办这样一个主题的展览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介绍,自唐宋以来,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画科中地位崇高,历代名家辈出、名作璀璨,有着非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影响力。此次展览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结合清末民初变动的社会环境,从画家的生平背景入手,展现清代到民国这一时期北京画坛山水画的独特面貌。
本次展览的展厅外还设置了书写绘画的互动区域。观众们在享受超越时空的丹青山水之旅后能够尽情挥毫落纸,与展厅内的名家时空对话。展览将持续到 2020 年 2 月 9 日。
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通讯员 赖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