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文学滋养了扬子江的每一朵浪花。11 月 10 日,第二届扬子江作家周在南京盛大开幕。江苏作家群与旧友新朋、中外大咖共聚扬子江畔,共襄文学盛事。
赵本夫(作家)
南京的文学积淀和 " 文学之都 " 的称呼是相匹配的。南京从古到今有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在全国甚至乃至世界上都是很罕见的。在所有文学艺术领域里面,比如影视、戏剧,甚至包括书法、摄影、美术等等,文学几乎是这些艺术的母体,所以对文学的重视,是非常当紧的事。这次活动,一方面是让大家有一个交流,同时扩大南京文学之都的影响。这个方式非常好,应该坚持下去。
许钧(翻译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在当今的世界,各个城市、民族、文化之间,需要有一种交流,这种交流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非常契合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承担的一些历史的使命,对中外文化、中外文学、中外文明的互学借鉴,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肩负了新时代的使命。我相信具有历史文脉、具有深厚传统的南京,在面向未来时,将更具开放创新的精神。祝贺南京!
鲁敏(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们衡量一个城市,很多时候会从政治、经济这些来衡量,南京成为文学之都之后,增加了一个文学、文化、精神方面的一个维度。这届扬子江作家周是第二届了,我很希望它成为一个规律性的、长期的活动。因为世界各地的写作者,平常都是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劳作,需要通过这么一个盛会的形式,相对集中地让更多爱好文学的人来分享这种文学气象。只有集中起来,才能有更大的传播和传递的能量。
朱辉(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觉得南京在没入选之前,它已经是文学之都了,现在只是给了它一个名号。这样一个城市,有那么悠久的文学传统,那么秀丽的山川河流,有那么深的文化积淀,还有那么多的好作家,那么多优秀作品,还有那么多懂行的热心的读者,这个文学之都实至名归。我作为南京的一员,非常高兴。老友新朋,齐聚金陵,在这个非常优美的季节里面,一个收获的季节里面。我看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这么庄严的一个会场。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共襄盛举,我很开心。
胡弦(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南京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版块当中,都非常特殊,文脉丰厚。这说明南京一直都是面向整个世界,面向整个世界文学的。这次不仅有国内顶尖的文学家,也有一些来自国际上的比如阿多尼斯这样的顶尖作家、诗人,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整个世界的文学气息。远隔万里、在书上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感觉是不一样的。
朱文颖(作家)
在中国,南京是第一个被评为 " 世界文学之都 " 的城市,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而且,无论从它的历史背景,还是文化底蕴,或者说现在综合性的发展,南京可能是最适合被第一个评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我希望作家周能够持续地办下去,因为一个品牌的品质需要不断延续,然后在当中不断生发出新的概念,和新的人群参与进来。它会变得越来越有光彩,越来越丰富。
孙频(作家)
南京一直都是一个文脉非常悠久的城市,出过很多文人、大文豪。这么多年里,作家也一直生生不息,出国很多著名的作家,像苏童老师、范小青老师、毕飞宇老师,也有很多新鲜的血液在这个城市里流淌作家周是第二届,非常适合南京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温暖的气质。
黑陶(诗人、作家)
" 文学之都 " 的命名实际上已经来得比较晚了。我觉得这次 " 中国江苏 • 扬子江作家周 ",是南京作为 " 文学之都 " 的一个最好的展现。这次活动是一场国际性文学的盛会,肯定有各种文学观念、各种思想的碰撞,我非常期待。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郑文静 白雪银 陈曦 张垚仟 阿里亚 侯天卉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