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公园文化季首次引入公园自然教育嘉年华,于 11 月 9 日、10 日在莲花山公园椰风林北区举行。活动由自然聚会、自然展览、自然电影和自然讲座四大版块组成。两天的活动共有 4000 个家庭领取 " 自然护照 ",参加逾 40 多个展位提供的体验活动,在各个自然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带领下,体验自然之美。
自然聚会 精彩不断
自然聚会部分,活动邀请到了 40 家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机构,联袂为花展的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自然体验。他们中有深圳本地的自然教育明星,如仙湖植物园、红树林基金会、华侨城湿地等,也有关注本地生态环保的组织如磨房、潜爱大鹏、深圳鸟会、零废弃协会等,还有来自香港的景观协会,以及从湖北、上海、云南等地远道而来进行交流展示的自然教育机构。
▲红树林基金会的志愿者讲述深圳湾候鸟的故事。
除了展位,各式各样的自然教育活动更是异常火爆!展台上精彩故事接连不断,从深圳湾畔候鸟季的 " 小绿帽 "、仙湖植物园内的宝藏兰花,到云山保护和长臂猿的故事,带领参与者打开一扇通往精彩生态世界的大门。
▲小朋友们在体验爬树。
▲小朋友们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顶南瓜活动深受欢迎。
从高山到大海―――劲草生物多样性展
此次嘉年华特别邀请到 " 劲草嘉年华 " 带来精彩的生物多样性摄影展,组织方从全国十几个保护区提供的上万张生态摄影作品中,精心选择了40张代表中国生态保护的作品,为大家呈现了全国各种神奇的动植物,以及瑰丽的自然景观。
▲入园家庭观看摄影作品。
自然讲座大咖现身
11 月 9 日下午的自然讲座邀请了多位自然教育 " 大咖 ",分享他们与自然的精彩故事。来自台湾的步道设计师、香港的树木医生、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园长、种珊瑚种人心的姑娘 …… 他们都带来了一段关于鸟、树、人、山、海的精彩故事。
▲自然教育讲师与小听众互动。
环保理念贯彻到底
本次嘉年华展位大部分搭建使用木材,并保证回收继续利用。活动舞台由可回收的网格架搭建,活动现场提供饮用水,致力于减少一次性瓶塑料矿泉水的使用,工作人员中午用餐也选用零废弃的钢制饭盒,避免一次性餐盒的使用。
▲工作人员使用钢制饭盒进餐。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主办,公园管理中心、阿拉善 SEE 基金会、深圳市绿色基金会等机构承办。阿拉善 SEE 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实习生 黄嘉鑫 通讯员 韩跃武 张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