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说明,如果临时工的 " 权力 " 不受监督,一样会坏事。这类案件不仅促使人们深思临时工的使用和考评机制,也直指管理和监督上的漏洞
常被揶揄用来 " 背锅 " 的临时工,又有新的 " 说明书 " 被打开。昨天消息,媒体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四川省乐山市住保部门一名临聘人员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6 个月。
8 年收受好处费 76 万,一个临时工居然成了 " 巨贪 ",这着实有点出人意料。可细想一下也符合 " 逻辑 ",由于身居 " 要职 ",又往往不引人注意,他的变质可谓:这里的 " 秘密 " 静悄悄。其判决书显示,其利用职务之便收受 " 提成 " 和 " 好处费 ",主要是针对某消防工程公司和电梯工程公司。简直是相当固定和拍套。
事实说明,如果临时工的 " 权力 " 不受监督,一样会坏事。这名临时工一直负责维修资金资料的审核工作,要动用维修资金,资料的审核就必须从他这里通过,其岗位成了维修资金审核的第一关。懂行的都知道,这个位置可是相当重要。他直接面对管理服务对象,虽然后面还有科长、分管副局长等层层把关,在审核上做不了手脚,但能在 " 协调 " 上动心思。
在受贿者的字典里,何谓 " 协调 ",说白了就是找借口雁过拔毛。
奇怪的是,一个临时工一 " 临 " 那么多年,可以一直在同一个重要岗位上。真的是再也找不到称职的 " 正式工 " 履行这个岗位的职责了,还是临时工可以一直 " 临 " 下去,成为实质的 " 正式工 "?相关的规定不去翻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关单位在对临时工的管理上有放松之嫌。大概是觉得临时工并不能掌握 " 大权 ",也闹腾不了什么。但有这种意识恰恰是一种 " 放纵 "。
今年 7 月有报道称,长沙市望城区社会保险工作局一名聘用人员贪污了百万社保金。性质比前述 " 协调大师 " 的行为还要恶劣。因为他居然敢丧尽天良非法套取丧葬抚恤金。但两者的共性是,一样是多年 " 揉馒头 " 积少成多,一样是在岗位上深得信任,很少被干涉和检查。
临时工在工作人员的序列里,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临时工习惯性被 " 背锅 " 的根源,而现实之中又由于用人机制的灵活多元化和一些岗位的特别需要,临时工人数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临时工掌握着 " 职务之便 "。当然,多数临时工具有较好素质,表现并不差于 " 正式工 "。但一旦难有 " 上升空间 ",而内部管理上又有所懈怠,很容易让一些临时工产生杂念,把手乱伸。
这类案件不仅促使人们深思临时工的使用和考评机制,也直指管理和监督上的漏洞。让违法犯罪的临时工接受法律制裁,还不是题中应有之义的全部。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