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3
深晚荐书|《生肉》:一场没有任何安排的写作“直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信息过载正在耗损当下每一个人。以跨流派的非虚构作品闻名、《沿河行》《孤独的城市》《回声泉之旅》的英国作者奥利维娅 · 莱恩也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窒息。

莱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她无法从非虚构的角度描写当下。当下总是破碎的,绵延和永恒被打断,稳定的意识并不存在。而莱恩的个人生活也在面临着一些问题:2017 年夏天,她 40 岁,带着一点婚前焦虑,她到了意大利,打算结婚。婚后,她要离开自己的丈夫,独自飞到美国工作。

与此同时,莱恩正在阅读女性实验小说家、剧作家、后现代主义代表凯西 · 阿卡的传记,书中谈到阿卡如何将土鲁斯 · 劳特累克的传记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上,用第一视角进行写作。这种写作方式给莱恩带来了灵感,一定程度上,她渴望着凯西 · 阿卡自由的生活方式。

莱恩决定,来一场真真正正的写作实验,用一场没有先见之明的写作直播来完成自己的这部作品——《生肉》。莱恩把每天的写作通过社交媒体呈现出来,把现实世界的新闻(2017 年夏)与自己的经历、凯西 · 阿卡的经历不经润色地结合在一起,只要有灵感,莱恩就写下来,并且写完之后不再修改。

原书名 Crudo 为意大利语,相当于英语中的 raw,多义词,本义指 " 生的(食物)",引申为 " 原始状态的、未经加工处理 " 之义,指小说中频繁出现在餐桌上的生肉海鲜,也指莱恩对 2017 年夏天粗糙、直白、近乎赤裸的记录,亦暗指这部作品后期不做删改润饰,如生鲜商品一般,为保新鲜快速与读者见面(当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出版有一定滞后性)。

《生肉》是奥利维娅 · 莱恩的一场夹生的写作实验,是她在写作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和探索。

阅读《生肉》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没有任何安排的直播,类似于我们第一次接触 " 生食 ",是一个从难以下咽到被动接受、从不适到欢愉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从那句 " 是生的 " 的判断和 " 我该不该吃 " 的发问开始的。

莱恩在与《凯西 · 阿卡传》作者克里斯 · 克劳斯对话时谈到,《生肉》可能是唯一一本让她真正享受创作过程的书,她称这一过程是 " 快速而自由的 "。莱恩的这场写作实验不仅带给吃惯熟肉的读者一次 " 夹生 " 的阅读体验,也为当下的写作者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创作思路。

《生肉》

(英) 奥利维娅 · 莱恩 姚瑶 译

未读 · 文艺家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年 1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