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4
深晚报道|西泠雅韵,香溢鹏城 ——访西泠印社副社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童衍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深圳少有江浙的书画篆刻大师莅临,鲜有 " 天下第一名社 " 美誉的西泠印社的足迹,很难想象深圳经济急促前行的步伐能与安静唯美的传统艺术产生共鸣。然而近日 " 琴瑟共鸣 " 之声吟吟不断,承载 116 年之金石雅韵,西泠印社姗姗而来。11 月 7 日 ~14 日,中国当代最具名望、74 岁高龄的西泠印社的副社长兼收藏研究室主任童衍方来到深圳,首开西泠印社研究交流之先河,在深圳首办 " 童衍方个人书画篆刻展 ",成为艺术界之佳话。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称,童衍方先生展现出诗、书、画、印、藏诸方面极高造诣,其篆刻苍劲朴厚、雄健清峻;其书法金石全形、博古传真;其国画格调隽逸、饶有奇致;其著作思辨严谨、考究穷理;其收藏鉴赏随缘善度、雅致精湛。此次展出大部分作品乃童衍方先生专门定制创作,包括书法、篆刻、国画、拓本题跋、紫砂刻壶等 5 个部分的 50 余件作品。其题材或源自吴昌硕先生名作意境,或为致敬西泠先贤感怀之作,一一走来,步步留香,仿佛如高士手中的古琴,奏出阵阵灵性清透、境界高远的典雅之韵。

▲杨满藏造像

问:这些作品都是您哪个时期的作品?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童老:我每天工作都在 8~10 小时以上,因为我喜欢,这些都是我近期的作品 , 约有 50 余件。我在创作时有点贪心,比如我不会只写一种书法,一般人都最擅长一种,我却是写隶书,行草,篆书都要写,我想要的是一个全面的提升,从功力的提升到记忆力提升,就要不断地 " 换频道 "。比如,你从字画里汲取的一点收获放到篆刻里,我求其通达状态,虽有难度,但还要试,所谓 " 试之试之,豁然通之 " 我不断鞭策自己要不怕困难,要迎难而上。还有,我要向古代的先贤们学习,向书画家、金石书画家学习,全方位把我的单品品质提高。

▲甲骨文

问:篆刻艺术是否最近有越来越火?

童老:最小的东西最热,我说这是几百年来艺术家们遇到的最好的时代。前不久,赵之谦的印章拍了 1400 万元,上个月香港嘉德八方玉拍了 3000 万元,小小印章被拍到几百万元的例子很多。应该说我们很幸运,几百年来艺术家没有遇上这么好的日子,要感恩,要惜福,要努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时代的特点——变化快。这种变化与艺术本身的成熟有矛盾,艺术是要慢慢炖的,需要艺术家最大程度地安静下来,深入、不停留在表面。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艺术在世界上有了最大的定位权和引领力,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亲眼看到深圳有很多年轻人有钱不去买房不去买奢侈品,却在买中国的艺术品,这是深圳最特别的地方,跟深圳的创新一样,令人着迷。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上中国艺术,中国艺术还有会更大的空间发展,看好深圳。

▲楚公金石趣

深圳晚报记者 黄文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